2025-2026学年(上)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明同学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八大②中共十二大③中共十三大④中共十四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定几个关键词,请你帮它。(   )

A.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初级阶段  ④邓小平理论

B.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C. 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市场经济  ④中国特色

D. ①良好开端  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我国农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实行大包干

D.全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3、1912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文中的“共和国”指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中华民国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4、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者取得的权益是(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全岛,澎湖列岛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6、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开始领导人民销毁收缴的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琦善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

7、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于敏

8、20世纪40年代,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

A.辽沈战役 B.武昌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9、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第二鸦片战争期间,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0、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11、小燕的爷爷今年(2020年)100周岁,请问小燕的爷爷出生在民国哪一年( )

A.民国六年

B.民国七年

C.民国八年

D.民国九年

12、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胜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13、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A.封建军阀垮台

B.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C.资产阶级共和制适合中国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4、在毛泽东参加过的党代会中,中共八大可以称得上是他最为高兴的一次大会。回顾历史,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1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下列有关作者与作品名称的搭配,正确的是( )

A.郭沫若——《女神》 B.徐悲鸿——《骆驼祥子》

C.周立波——《雷雨》 D.赵树理——《暴风骤雨》

16、1924-1925年,苏联从私人工人企业共收直接税2.9亿卢布,占全国直接税近一半。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

B.新经济政策效果明显

C.已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D.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结果

17、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18、下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学习历史某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0、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蔡元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______;改革开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个国家建交,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2、1952年10月,黄继光在美国侵略者发动的____________战役中英勇牺牲。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地点)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____________》。

 

24、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5、(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2)“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描写的是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人物是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5)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2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名称是____________

27、填空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举出三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洋务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

29、1860年,____________火烧圆明园。1900年____________占领北京后,采取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凶恶本质。

30、鸦片走私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________时代,________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________。为了开辟________(根本原因),向中国运来________、布匹(工业品),但遭到中国________式的自然经济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________________等,销路旺盛。在________中,中国处于明显的________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________。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________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2)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________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________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________和军队________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保障,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哪部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该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我国哪项根本政治制度?

(3)在哪一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举例说明。

(4)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探究,你认为要如何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32、中国近现代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试探究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及带给你的的启示。

33、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先进的思想文化、划时代社会变革成就充实着人类的文明宝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觉醒】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根源。

【文明的相遇】

材料二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 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3)“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文明的活力】

材料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大国崛起》

(4)材料四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材料五 《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了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后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