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林则徐毅然虎门销烟 B. 圆明园惨遭洗劫焚毁
C. 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 D. 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2、毛主席曾说:“推翻清朝以后,孙中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没有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对反帝的要求…”毛主席认为孙中山的失败源于( )
A.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B.脱离人民群众的需求
C.帝国主义力量的干涉
D.长期保守思想的束缚
3、1858年11月8 日清钦差大臣桂良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条约。主要内容:“(1)海关聘用英人;……(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银三十两。”此条约为(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4、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的是(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如果把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做一个比较的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发生在北京(北平)的运动
②工人阶级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③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④都有向行政当局请愿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舰”
B.“厦门舰”
C.“山东舰”
D.“广州舰”
7、“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出自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再别康桥》。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 严复的《天演论》
C.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 李大剌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8、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9、维新变法运动时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它是今天我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前身,这所大学是:
A.南京大学
B.天津大学
C.清华大学
D.北京大学
10、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引进西方学说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挽救国家危亡
11、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12、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只有“德先生”与“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求富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民主、科学
D.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3、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4、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D.历史著作的记述
15、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林则徐
D.邓世昌
16、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 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洋务运动
17、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包括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建立统一战线 D.根据地建设
1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19、某次大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指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0、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21、______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2、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________。
23、广州水师提督__________在虎门炮台战死;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4、爆发:________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____”。
25、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和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2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秘密召开。
28、重要战役:江西______战役,歼灭日军9000余人。
29、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30、(________)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31、探究活动题
柘城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我国又在哪一次会议后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将“四个全面”的内涵演变为我国新时代战略布局是什么?
3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33、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材料三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1894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3)材料四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4)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