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官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包括( )
A.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B.西藏各界期盼早日解放
C.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D.中国全境获得解放
2、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 独立自主 B. 称霸世界
C. 经济封锁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5、胡乔木曾说:“(1921年的大会)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但是,中国的伟大事变在实质上却开始了。”这次大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中共二大
D.政协会议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B.经济迅速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C.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之问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下列是近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口号,他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②扶清灭洋③打倒孔家店④三民主义⑤师夷长技以制夷
A. ⑤①④②③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8、“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段话的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起因
9、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0、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1、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下列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2、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及推行
B.“文化大革金”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位
1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次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大革命失败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14、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就是
①经济特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的内容不包括( )
A.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6、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报春的响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变折点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7、安徽省曾流传一段顺口溜:“出工九点半,就在田边站,男人叼袋烟,女人做针线。”这个场景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人民公社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改革开放前期
1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了《联合公报》。标志着
A.世界政治多极化出现
B.中美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19、2021年1月份是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执行实施四周年。该文件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政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20、为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是什么事件______。
22、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1947年夏,_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4、________(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5、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6、日本改变策略: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________,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7、兴起:由山东、直隶一带的________、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8、胜利原因: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共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________的作用。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9、1900年6月,英、_____俄、日、法、________、意、奥八个国家拼凑了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的率领下,从天津乘坐火车向北京进犯。
30、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简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改善的具体史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32、中国近代国共两党对国家关系与民族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国共两党曾两度合作影响着中国时局和改变中国的命运。分别写出两次合作开始的标志。
(2)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工农”为主体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粉碎国民党剿灭红军企图的事件。
(3)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写出其在20世纪40年代初制造的事变一例。介于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态度,此后国民党又在哪一战役中大溃败?
(4)哪一事件使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的局面?
(5)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悟。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日)
(1)根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一大会址为何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材料二 解读邮票上的历史时刻(图为遵义会议邮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达到了怎样的成功效果?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3)材料三与哪次会议有关?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材料四 “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承认了避免内战,两党和平合作建设新中国。”“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局势还会是动荡不定的。我们要加倍地努力,争取局势的发展有利于全国人民。”
------毛泽东1945年10月17日《关于重庆谈判》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次谈判的收获是什么?用所学知识印证“他们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局势还会是动荡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