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边漫画名为《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该“母亲”怀抱两个“孩子” 正在等待的“另一个‘孩子’”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份,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篇小说
A.作者是陈独秀
B.是新文学的典范
C.是长篇文言小说
D.发表在《民报》上
3、“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4、南昌起义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新的时期。对此处“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新的阶级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运动
5、“大会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一大 C. 中共八大 D. 兴中会
6、“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罪恶梦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的
A. 甲午年
B. 辛亥年
C. 辛丑年
D. 戊戌年
8、下列史实距今有50周年的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全面内战的爆发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长征的胜利
9、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立国就应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尚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法。这段话中的“变通方法”是指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实行土地改革
C.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护法运动
11、2012年以来,中共中央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这体现了党中央( )
A.注重改善民生福祉
B.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C.推行全面从严治党
D.推行全面深化改革
12、在近代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中,北京曾被外国侵略者攻陷,并遭到野蛮的烧杀抢掠。这些战争包括:(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到2009年时,新疆建立行省( )
A. 125周年 B. 120周年 C. 115周年 D. 110周年
1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5、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6、下图漫画反映了清朝末期国内时局。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因为签订了(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1945年8月28日,一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有媒体认为:这是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更使人欢喜的消息。更使人欢喜的原因是看到(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争取和平的努力
C.民主愿望已实现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指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9、核潜艇具有很强的海上攻击力,现代海防不可缺少。因此,早在1958年,毛泽东就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诞生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0、对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此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B.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
D.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2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2、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________。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①地是____,为《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中②地是____,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24、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______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禁毒英雄是 ______。
25、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__ 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6、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30、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是________战争后签订的,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3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3、结合实际,谈谈你应该如何学习五四青年
3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哪一事件?请列举其重要事迹?(任举两例)
(2)材料二出自哪一文件?试从该文件的局限性上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
(3)这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事情有什么共同点?
(4)请再举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及事迹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