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喀什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 爆发于1840年

C. 清政府战败

D.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与下列哪一组织的成立有关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国民党

3、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促使“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抗美援朝战争

4、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5年

 

5、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学生

6、《跨过鸭绿江》(见下图)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建党100周年头部献礼剧。该剧被誉为“历史与现实风云激荡的对话”。下列对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②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戊戌变法记》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

C.裁减政府冗官冗员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8、下面的《时局图》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其中,俄国(图中的熊)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山东 B.广东、广西、云南 C.长城以北、新疆 D.长江流域

9、下面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C.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遵城举会”的重大成果是(  )

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C.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1、有关“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的主题是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一五计划的成就

D. 营企业的建立

 

12、报纸与历史密切相关,历史所记载的重大事件,往往就是当时报纸上的重大新闻。请将下列几张报纸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①②

13、从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       

A.大力发展重工业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铺平道路

C.彻底清除封建制度的残余

D.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 广州

B. 上海

C. 武汉

D. 南京

15、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什么政府成立?(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清政府

C.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6、下列内容属于义和团运动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扶清灭洋”

D. “民主、科学”

17、圆明园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之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它却被两个强盗毁了,这两个强盗是

A.美国、英国 B.俄国、法国 C.英国、俄国 D.英国、法国

1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马克思说它“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哪一国?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9、如图是我国某时期军队佩戴的袖章,它反映的这场战争被称为真正的“立国之战”,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底座”。这场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20、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小说《黄海大战》

B.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C.民间留传下来的对黄海大战的描述

D.日本人拍摄的黄海战役时的照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____、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政策,这一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仔细观察《抗美援朝形势图》,请将下列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鸭绿江

B.上甘岭

23、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24、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_________”为目的兴办民用工业。

 

25、“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________”。1945年,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这件事情指的是________

26、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__________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事件名称。

(1)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事件——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9、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生产。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______。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开创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 ______

30、我国的“一五”建设硕果累累。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工厂是______。

(2)我国建成的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______。

(3)我国修建了川藏、______、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简述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2、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33、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取得了哪些成果?列举一例即可。

(3)“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之后?

(4)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哪次会议?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哪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下列各图反映了18511912年间中国社会各阶级对独立富强道路的探索。

(1)上面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些重大的历史运动?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当年,与梁启超齐名的另一位主张变法的核心代表是哪一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代表人物史称什么?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材料三中说: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