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六安中考地理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长株潭城市群正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中,不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是

A. 建设湘江生态风光带 B. 湘江上游地区大力开采、冶炼有色金属

C. 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   D. 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

 

2、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原因是

地域辽阔

河流湖泊众多

地形复杂多样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四川省东部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高原山地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是(     

A.地中海

B.喜马拉雅山

C.红海

D.阿尔卑斯山

5、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中陆上邻国有

A.14个

B.15个

C.16个

D.17个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向南递减

7、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中的”“分别指( )

港澳地区—“ 珠江三角洲—“”③港澳地区—“ 珠江三角洲—“

A.①④ B. ①②   C.②③   D.③④

 

8、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松花江

9、“一碗水,半碗泥”形象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之大。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生态重要的命脉。下图是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产生泥沙最多的河段是(     

A.源头—兰州段

B.兰州一河口段

C.河口一陕县段

D.陕县—利津段

【2】下列人类活动会对黄河含沙量起到减弱作用的是(     

①沿岸地区人们引水灌溉②黄河中游植树种草③修建水利枢纽调水调沙④加固黄河下游堤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 亚欧大陆的西部,东部深入大陆内部

B. 西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C. 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D. 亚欧大陆的南部,南部濒临太平洋

11、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海水温差发电技术的国家。低纬度海域的海水表层温度高达25℃,与海面下500米深处的海水存在20℃以上的温差,非常适合发展温差发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最适合发展温差发电的海域是(     

A.黄海

B.东海

C.渤海

D.南海

【2】除了能用于发电的海水温差外,蕴藏于海洋的可再生能源还有(     

①潮汐能②波浪能③石油④天然气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山区面积广大 C.地势东高西低 D.地形复杂多样

13、贵州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4、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雅鲁藏布江

15、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读四幅山脉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和丁中的地形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地表形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2018年9月9日夜间至10日凌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受此影响,黑龙江省约1478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9.9%)大豆;产量损失预计为5.5亿斤左右,约占全省总产的44.5%.造成该地区大豆产量损失的灾害是(  

A.低温冻害

B.干旱

C.冰雹

D.洪涝

17、顺义区位于北京市。右图为顺义区水系分布图,与河流水文特征相符合的是(     

A.无结冰期

B.汛期短

C.含沙量大

D.流速快

18、贝贝元旦节跟爸爸和妈妈到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在那达慕大会上,贝贝没有观赏到的民族风情是(   )

A.赛马 B.射箭 C.摔跤 D.赛龙舟

19、下列河流与流入的海洋配对正确的是(     

A.长江—黄海

B.塔里木河—北冰洋

C.黄河—黄海

D.珠江—南海

20、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积极意义是

①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②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③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④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抚养成本上升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22、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23、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______ 部和 ______ 部.

24、(题文)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

2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杂居,   ”的特点.

 

2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   和  

 

27、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是____

28、中国共有_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_____个自治区,_____个直辖市,______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为_______

29、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

30、 构成了地形的基本骨架。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城位于____平原西北角。

(2)北京总的地势特征是____

(3)天津在北京的____方向。

(4)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

(5)2021年3月4日--3月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____中心。

(6)我国最大的外交部机构、各国的大使馆也在北京,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____中心。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篁岭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屋顶架晒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家家户户在屋顶搭起晒架,人们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图左为篁岭所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右为篁岭晒秋景观图。

资料:一百多户人家,挤挤挨挨地蛰居在山腰上……篁岭山陡路窄,很难看到一块宽敞的平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两层的结构:墙脚山石砌起,一层大门口朝着路,二层开后门架天桥临着山,屋顶鳞瓦,墙体斑驳,大体是黑白色调,也有黄泥红砖裸露的砖墙。……山村周围,茂林修竹,屋宇之间,鸡犬相闻,依然透着原始村落的生活气息。……村庄一家一户楼堂前的晒栏,几乎都是用16根或者18根杉木从楼堂前抵墙而出,面朝天空,平整,伸展,放在竹编的晒蔁晒盘就成了无遮无拦的晒场,当地人称之为晒楼。……在稻子收割的日子里,篁岭人家的晒楼更加丰盈明艳。晒秋,一个多么形象的词。面对篁岭人家晒出的一片秋实,我看到了村人农耕生活的质朴,以及这片土地的殷实。

—摘自《晒出一片秋实》

下表篁岭周边地区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6

9

13

18

23

25

29

29

26

20

14

8

平均降水量(mm)

75

128

240

246

249

417

118

106

84

54

136

95

(1)篁岭所在省区的简称是____,位于四大地理区域当中的____

(2)图左中,游客服务中心位于____(地形部位名称),其在篁岭主景区的____方向。

(3)服务中心与篁岭主景区相对高差约为____

(4)图左所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     )(单项选择)

A.高原、山地

B.山地、丘陵

C.盆地、平原

D.平原、谷地

(5)图左中垒心桥的图上距离若为1cm,则其实际长度约为____。游客立于垒心桥上,向西跳望,所见河流的流向是____

(6)登临篁岭主景区可俯瞰梯田花海,此景观主要位于____(①/②)处,判断理由是____

(7)依据资料和表,说出地形对“篁岭晒秋”习俗产生的影响____,并说明“晒秋”最佳时期在9、10月份的原因____

33、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是因其具有重要的_____价值。

2)长江经济带覆盖云南、贵州、四川、____、湖北、湖南、江西、____、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3)长江经济带沿线形成了三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____

34、读四大地理区域图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A____ B___C___D____。 

(2)A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是G_____(山脉)F___________(河流)

(3)区域B在第_____阶梯。黑色土壤和黄色土壤分布的区域__(填区域名称)。

(4)区域C的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5)地势最高的区域是_______,纬度最高的区域是______填区域名称)。

(6)跨经度最宽的区域是________,气候最温暖湿润的_________。(填区域名称)

 

35、暑假期间,文汇中学的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到图示地区(图1)开展了一次地理实践活动。请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同学们根据图1判断①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2)同学们据图2计算出朝阳峰的海拔为______

(3)同学们对当地河流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A河比B河水量大。请你说明原因?______。(至少2点)

(4)同学们走访了该地区的村庄,发现村庄选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请你说出当地村庄的分布特点。______

(5)尝试推测图中河流B的水文特征:______。(至少2点)

(6)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政府计划在B处建一个大型养牛场。如果你是当地环保部门官员,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