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下列属于该地区傣族风俗的是( )
A.雪顿节
B.那达慕大会
C.泼水节
D.元宵节
2、我国下列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肉类、油菜籽、水果 B.水果、玉米、稻米
C.大豆、小麦、肉类 D.甜菜、小麦、玉米
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北纬37.5度,东经137.2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日本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上
【2】地震时正确的防护可以有效的减少地震中的伤害,下列属于地震中正确的做法的是( )
①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②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
③远离高大建筑物,不乘坐电梯④逃生时需要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触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关于我国南部沿海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西南方向
B. 南海是东亚通往东南亚、大洋洲、非洲以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
C. 三沙市的成立,既维护了主权,又加强了海洋管理与保护
D. 南海诸岛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交通,战略价值
5、“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旅游,不仅可以游览如诗如画般的山水美景,还能够体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傣族
B.满族
C.壮族
D.回族
6、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 )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大陆架上
7、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选项中,不是东北三省主要工业部门的是( )
A.钢铁、造船、石油
B.化工、煤炭、电力
C.机械、建材、木材加工
D.纺织、服装、食品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B.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大国之一
C.我国的陆上邻国包括韩国
D.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
9、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
A. 东北平原 B. 新疆吐鲁番 C. 海南岛 D. 青藏高原
10、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电子信息
B.生物工程
C.新能源
D.纺织工业
11、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 气温高,降水丰富 B. 土壤肥沃 C.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 气温寒冷
12、黄河各河段中,属于“地上河”的是河段分布在
A. 源头段 B. 河套段 C. 中游段 D. 下游段
13、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体现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B.经济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C.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D.政治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14、下列事物,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铀矿
B.湖泊
C.冰川
D.玻璃
15、我国有一条很奇特的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长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2】该山脉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 )
A.低于0℃
B.高于0℃
C.高于10℃
D.高于20℃
【3】该山脉以南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 )
A.低于800毫米
B.高于800毫米
C.等于800毫米
D.小于200毫米
【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纬度位置对我国气候影响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D.滚滚长江东逝水
16、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成了各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云南气候温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 B. 西藏日温差大,藏民传统服饰是藏袍
C. 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人常喝酥油茶 D. 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
17、图是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18、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甘肃定西发生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的( )
A. 气象灾害 B. 地质灾害 C. 海洋灾害 D. 森林灾害
19、小明收集制作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政罩变化的知识卡片,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只生一个好”,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间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解决人口性別比失调的问题
【2】目前我国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将使我国( )
A.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
B.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C.城市人口迅速增多
D.人口老龄化趋势减缓
【3】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了( )
A.人口政策的调整与资源、环境无关
B.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C.人口政策的调整无需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D.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D.④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和东北地区。
22、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为__________,最西端位于新疆的__________高原上。
23、读台湾图回答。
A_________海峡、B_________洋、C_________海、D_________海、E_________岛F_________山峰、G_________河流、I_________ 省、N_________湖泊。J_________ (港口城市)、K_________(港口城市)、L_________列岛、R_________市
24、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 、 .
25、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属_______,南部少部分属______带。
27、填空题
(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我国的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
(3)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______。
(4)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5)中国的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辽国坦荡,草场广布的是________。
(6)以黑土闻名的平原是________,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是________。
28、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_______部,是_______源区、______源区、_______源区的总称。
29、长江、黄河发源于________高原,长江注入____海,黄河注入____海。
30、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_______亿。
31、东北号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北纬50°)。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____,邻国B____,山脉D____。
(2)A地区因为____,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____
(3)在本区建设一座制糖厂的原料是____。
(4)城市E是我国汽车工业“摇篮”,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____、____。
32、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的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有悠久的农耕历史 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燃料产区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
33、近年来,有关部门对黄河流域统筹管理,持之以恒的治理水土流失。昔日黄土裸露的黄土高坡,如今山川秀美,“生态饭”越吃越香。结合黄土高原简图(图1)和黄河流域年平均输沙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基础读图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图中秦岭山脉的北侧和M____山脉的西侧。
(2)黄河是我国母亲河,注入图2中A____,根据图2中输沙量柱状图可见,小浪底水文站泥沙含量最高,B以下河段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
美丽家乡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原因复杂多样,请完成下面的框架图。
(4)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黄土高原这片占老的土地恢复了勃勃生机,黄河流域也在逐渐重展活力,试分析整个黄河流域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任答一点)
34、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1)盆地:①______② _______;高原:③______④ _______;山脉:⑤ _________ ⑥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⑨_______;山脉⑦东西两侧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山脉⑤南北两侧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_____多、____少,因而 ____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35、因地制宜与科技强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左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分区图,下右图为华南区某市农业园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保护发展区中的青藏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2)适度发展区中,西北及长城沿线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农业以 业(农业部门)为主,该区域与西南区大体界线甲是 山脉,此山脉也是年等降水量线 毫米经过的地方。
(3)优化发展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优越,从农作物熟制看,东北区是一年 熟,长江中下游区是一年 熟,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4)右图中农业园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 ;②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5)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举一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