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北京气候统计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得知,北京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 )
A.季节变化大
B.年际变化大
C.空间分布不均
D.春季多秋季少
【2】为充分利用北京当地的水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引水线路
B.修建水库,在雨季储水
C.提高居民生活用水价格
D.提倡节约用水,限量供应
2、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B.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纬度相同的地区气温相同,降水不同
D.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3、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都流经了三级阶梯
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笫二大河
③长江中下游以湖口为界,黄河中下游以河口为界
④水能资源方面,都主要在上游河段
⑤都属于外流河,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黄河含沙量大有凌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4、民以食为天,我国北方地区以种植( )
A.小麦为主
B.水稻为主
C.青稞为主
D.高粱为主
5、下列的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朝鲜族——青海 B.傣族——湖南
C.哈萨克族——新疆 D.彝族———西藏
6、读图“台湾岛地形分布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
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D.台湾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7、“五岳之首泰山在这里拔地而起,中华母亲河在这里奔腾入海,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这里蜚声于世,齐鲁大地坐拥‘一山一水一圣人’,有着数不尽、看不完的山水好风光。”关于“这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里”的省会是济南,简称鲁
B.“这里”是黄河的入海口所在地
C.“这里”同时濒临渤海与黄海
D.“这里”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
8、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下图为长江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首城宜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宜宾是长江上中游分界城市
B.宜宾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宜宾是雅砻江与长江交汇处
D.宜宾所处河段最适合航运
【2】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降低洪水危害,下列行为可行的是( )
A.在洞庭湖和鄱阳湖沿岸扩大耕地面积,使用更多水资源
B.在下游拓宽河道
C.中游地区打坝淤地,修梯田
D.沿岸多植树,防止水土流失
【3】关于长江水文特征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气候干旱,水量较小
B.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C.下游平原广阔,黑土广布
D.冬春季节降水较少,经常断流
9、如图是台湾岛中部地区遭受某种自然灾害后的景观图。读图完成夏秋季台湾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10、读“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区A和地区B的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
B.地区D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地区C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地区D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地区A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地区B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11、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老龄化。读“1950年以来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统计与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是( )
A.1990年前后
B.2000年前后
C.2005年前后
D.2020年前后
【2】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家庭养老问题突出④城市化问题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针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有利于实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鼓励少生优生
B.鼓励出国就业
C.优化生育政策
D.提倡晚婚和晚育
12、北京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22年将联合张家口举办第24届冬奥会,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①政治中心②经济中心③文化中心④国际交往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2023年7月16日,引汉济渭工程横穿多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向西安正式输水。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资源调配主题】
【1】引汉济渭工程穿过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A为( )
A.秦岭
B.太行山脉
C.横断山脉
D.昆仑山脉
【2】引汉济渭工程主要为了缓解(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B.渭河流域的用水紧张问题
C.汉江沿线水污染问题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
【3】暑假沿着引汉济渭工程行走,沿途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汉江沿岸椰树满园
B.云贵高原稻香四溢
C.四川盆地瓜果飘香
D.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1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得益于( )
A.长江水运
B.高速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C.发达的互联网
D.管道运输
15、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琼州海峡、渤海
B.台湾海峡、东海
C.南海、北部湾
D.渤海、黄海
16、近年来,全球每年不同国家几千个城市都会参与熄灯一小时的活动。“地球熄灯一小时”的主要意义是:()
①倡导节约能源
②保护环境
③关注全球气候
④人们体验没有电时代是多么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18、有关甘肃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地区种植小麦、玉米和马铃薯 ②光照不足制约农业发展
③作物多一年两熟到三热 ④水源短缺制约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冷湿
20、“渔光互补”是指在水面上光伏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图为“渔光互补”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B.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难以利用的土地少
C.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D.扩大资源进口渠道,彻底解决资源问题
【2】“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3】下列区域最适合发展“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洞庭湖湖区
21、读人口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________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________。
(3)据统计2014年末,青岛市常驻人口超过900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200万,居全省首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22、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级。
23、我国的土地日是每年的 。
24、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填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
25、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是对外开放的前沿,该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图中的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是深圳和 .
(2)⑥是 铁路,⑦是 海.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
(4)⑤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是: .
26、我国农业南北差异明显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耕地多为____,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耕地多为____,主要种植水稻等。
27、(题文)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千米,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岛屿,其中直接濒临太平洋的岛是________岛。
28、人们把 形象的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9、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________,最南端在________。
30、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尤其对 的影响最为显著,气候常影响到农业耕作制度.如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作物熟制为 。
31、关注西部。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而喀什是我国的西大门。2010年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将以“东有上海,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政策,开拓面向西面广阔的市场。喀什通过中巴铁路可直达瓜达尔港,中国因此有了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
材料二:2015年我国将近三分之二石油来自进口,到2030年石油进口量将升为四分之三。同时,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打开由美国实际控制的马六甲海峡的钳制,是中国崛起必须突破的战略瓶颈。
材料三
(1)特征归纳:参照方框中对喀什的描述,完成上海的相关内容。
(2)特色喀什地区出产的伽师瓜为国内各类瓜果中的佼佼者,深受消费者欢迎。试推测其口味特点,并分析原因。
(3)特长互补:图中巴基斯坦境内管道石油运输方向是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对起止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特别关注:简述瓜达尔港通航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32、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
(1)图中①和②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 线.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 .
(2)③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农业以(种植业或畜牧业)为 主.
(3)区域④成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分区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著名畜种有 .
(4)区域④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有利条件是 .
(5)①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②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A为 海; B为 海。
(2)图中字母表示的半岛名称:C为 半岛;D为 半岛。
(3)省级行政单位、行政中心、简称:E为 省;F为 省;G的行政中心是 ; H的简称是 。
34、读“黄河”图,完成题目要求。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____________山,注入G____________海。
(2)黄河在B处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誉的____________平原。
(3)黄河上中游的分点C为____________,中下游的分点为D____________。
(4)黄河的忧患在上游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___ ,________(上、中、下游)
35、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问答下列问题。
(1)铁路①是____线,它与长江的交汇城市是____。
(2)铁路②是陇海线,它的起止点是连云港和____,它与铁路①的交汇城市是____。
(3)分析图中所示我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