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外国公司开发。下图为“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浦那是最早形成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之一
B.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集中的变化特点
C.印度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
D.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工厂”
【2】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英语普及 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表示的是人类对哪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A.森林
B.矿产
C.耕地
D.淡水
【2】根据我国人均拥有该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拥有量特别多,可随意利用
B.人均拥有量特别少,应该十分珍惜并合理利用
C.人均拥有量达世界平均水平,开发利用的矛盾不大
D.人均拥有量少于世界所有国家,无法满足需求
【3】该种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
A.东部平原地区
B.西部高原地区
C.西北盆地地区
D.西南高山地区
3、2021年5月7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本次展会的吉祥物是海南黑冠长臂猿“元宵”。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中国的(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
4、下面是科学家在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的一系列现象,请选出能证明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现象 ( )
A.台湾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的遗迹
B.四川省发生8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
C.印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
D.南海内发现大量的珊瑚
5、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游客吸烟导致森林火灾
B.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C.广告牌掉落砸坏汽车
D.寒潮导致农作物减产
6、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天然气
B.煤炭
C.生物能
D.石油
7、黄土高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打坝於地,大力发展渔业生产
C.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果业生产
8、读我国东部地区(局部)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省著名铁矿是攀枝花铁矿
B. ②省著名油田是大庆油田
C. ③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 ④省的行政中心是长沙,其简称是湘
9、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2021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下列城市中,均分布在长江沿岸的是( )
A.武汉、南京
B.南京、西安
C.上海、深圳
D.重庆、广州
10、里海和黑海之间的山脉是( )
A.大高加索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阿尔泰山脉 D.昆仑山脉
11、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下列不属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科技人才多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方便
D.自然资源丰富
12、新疆南疆脱贫路径之一是发展文化产业,这里最适宜向游客展示的民族艺术是( )
A.傣族孔雀舞
B.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C.侗族大歌
D.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
13、甲、乙两地中( )
A.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B.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
C.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
D.夏季温和,冬季寒冷,降水丰沛
15、下列地形区属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
A.“鱼米之乡” B.“世界屋脊” C.“聚宝盆” D.“天府之国”
16、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2023年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当天成都的气温23℃~31℃,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气温为3℃~9℃。世界的气温分布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递增
B.从内陆地区向沿海递减
C.从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增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的年平均气温约20℃
B.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C.等温线密集的地方年温差小
D.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成都大运会期间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A.英语、西班牙语
B.英语、汉语
C.英语、俄语
D.英语、法语
17、50元人民币上的地理景观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A. 壮族 B. 蒙古族 C. 维吾尔族 D. 藏族
18、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的再次调整是为了(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满足人们“多子多福”的愿望
C.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D.保住“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称号
19、我国某河流流域的人们,越干旱越盼望出太阳。该河流是( )
A.额尔齐斯河 B.珠江 C.黑龙江 D.塔里木河
20、寓言故事“黔驴技穷”发生地在:( )
A.湖南 B.四川 C.贵州 D.甘肃
2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2)①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②为____季风,来自____洋,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华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受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其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灾害。
(4)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图中的____区(填字母)。
22、请写出一条河流对于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____。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除港、澳、台外)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4、_____和______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25、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渔场.
26、我国陆上邻国有 个,与 国国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27、我国的季风线是 ________ .
28、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高_____低,呈阶梯状分布。
29、阅读课本23页图形,回答问题: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 ,写出四大高原 、 、 、 四大盆地 、 、 、 三大平原 、 、 、 ,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 ,纬度最高的高原是 ,纬度最高的平原是 ,最湿润的盆地是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冰川广布的是 高原;它的地形特点是: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是 ;它的地形特点是: ;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高原,它的地形特点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原因) 。 地貌显著的是 高原,它的地形特点是: 。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盆地,有 之称,唯一位于第 级阶梯的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水热)最优越的盆地是 盆地,盆地内有地势平坦的 平原,有 之称。面积最大的平原: 平原,有肥沃的 土;华北平原又称 平原。有水乡鱼米之香的平原是 平原。
30、我国面积最大的两个岛屿是____岛和____岛。
3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完成下列问题,尝试把隐性知识显性化。
(1)请将下列三个选项(字母或文字均可)填到图中适当位置,以表示其因果关系。
A.需要更多劳动力 B.粮食产量下降 C.要求增加粮食产量
(2)尝试把图片内容用语言表达,锻炼提取信息、组织信息和表达信息能力,体会不同表达方式间的创新转化,学习历史地辨证地认识问题。
3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B是____,D是____。
(2)字母A、D标注处所属的省区分别是____,____(全称)。字母B标注处的地形区是____。
(3)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位于图中数字____所代表的地形区。
(4)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
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河流众多 d.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5)C省的重要灌溉农业区是____。西北地区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个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
33、结合图1(羊毛壁毯作品“天山歌舞”)和图2(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壁毯画面反映的是我国____族的传统风情,该歌舞场景常见于图2甲、乙、丙、丁四个省会城市中的____市。
(2)影响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乙所在省区的优良畜种是____;油菜主产区的多分布于____流域:大豆主产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在海南岛南部建立国家农业科研育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____。
(3)请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探究: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差异大的原因____。
34、读“中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我国的首都_______。
(2)河流B是___________。
(3)河流E流入___________海。
(4)写出D处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
(5)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C___________村。
(6)黑龙江省航运最繁忙的河流F是______。
(7)我国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图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在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
(9)D所在的____________盆地,其油气资源丰富。
(10)BD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地。
35、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乙是____(海洋)。
(2)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____平原,②是____平原。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