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宜宾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伏旱发生在(  

A.大兴安岭北段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2、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

C.在海南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D.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3、下列地区中,作物熟制属于一年一熟的是 (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海南岛

4、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并找到武汉、长沙、南昌、南京、上海等城市,判断本区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沿江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山脉分布

D.沿经、纬线分布

【2】读图,判断本区哪一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杭州

【3】下列城市中,哪一个城市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A.长沙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4】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着我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C.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5、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 )

A.黑色人种   B.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     D.棕色人种

 

6、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大陆边缘流

C.呈向心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自东向西流

7、芯片是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统称,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图为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资比重分布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A.轻工业

B.传统制造业

C.服务业

D.高新技术产业

【2】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长江沿岸地带

D.其他地区

【3】新一代“中国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②推动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

③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联系逐渐减少   ④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各少数民族与其传统节日,正确的是:

A.蒙古族丰收节   B.高山族泼水节

C.傣族那达慕节   D.回族开斋节

 

9、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资源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

 

10、我国陆地总面积最接近

A. 欧洲   B. 大洋洲

C. 南极洲   D. 南美洲

11、下列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其中代表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12、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有丰富的森林  ②有丰富的铁矿 ③优越的地理位置  ④有优良的港湾

A. ①②   B. ②③③   C. ③④   D. ①④

13、黄河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A.上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宜昌

B.上游流经地区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泥沙在下游淤积,容易形成“地上河”

D.下游江阔水深,被誉为“黄金水道”

14、读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陆地浅颜色部分是降水较多、植被较好的地区

B.陆地浅颜色部分是主要农业种植区

C.甲乙两点间的直线是沿纬线航班线

D.在不跨过任何大洋的前提下,甲乙两点是人类可以走的最长直线距离

15、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牧区的是(     

A.新疆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青海牧区

D.甘肃牧区

16、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指( )

A. 连云港—阿拉山口   B. 上海—昆明

C. 天津—兰州   D. 杭州—贵阳

17、以赤道为界,纬线往北.往南变化规律是( )

A.没有变化

B.越往北越短,越往南越长

C.变化无规律

D.由赤道向北.向南去纬线圈越来越短

18、目前,我国建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

A.海南和浦东   B.香港和澳门   C.深圳和珠海   D.广州和厦门

 

19、农业的劳动对象是(     

A.土地

B.种子

C.农具

D.生物

20、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上游修水库

B.中游保持水土

C.下游修筑大堤

D.下游挖沙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以北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22、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________、________等边疆地区,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3、黄土高原东起____,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____,包括青、甘、宁、陕、晋、豫等省区的全部或部分,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4、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25、读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______山,呈巨大的“几”字形,曲折东流入____ 海。

(2)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A____ (填地形区)。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着支流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量最大的河流。

(4)黄河进入下游B_____平原地区后,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_______________

26、我国共有 ______个民族,其中 _____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口所占比重较小,统称为 _________民族。

27、________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________ 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28、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_________

29、根据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填出下列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

水量

汛期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长江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黄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0、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发现一些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原因是______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水量______(大于、小于)以南的河流。

(3)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___________(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4)河流的特点,可以从流向、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方面分析,而这些河流的特点与________________和植被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32、读中东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中居民多为______种人,多信仰________教。

(2)此区最缺乏自然资源是_______

(3)海洋: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

(4)运河D________

(5)海峡E_________

(6)湖泊F__________

(7)此区石油出口通过海洋运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____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____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

(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____

A.水量增大  B.水流增强  C.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加剧

34、读地形图回答问题

(1)D____(山脉)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⑤____平原。

(2)C____(山脉)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3)②____河是我国著名的内流河。

(4)④____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①____高原上。

(5)南北走向的F____山脉是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35、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__奔流入海,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资源。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___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________级阶梯;山东位于第__________级阶梯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