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阿坝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

A.山地多,平地少 B.各种类型的土地面积小

C.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足 D.人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

2、图中甲地、乙地分别所处的大洲、大洋名称是( )

A.亚洲 太平洋 B.欧洲 大西洋

C.北美洲 印度洋 D.非洲 北冰洋

3、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哪个平原的真实写照?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南方的纬度比北方高  ②南方太阳光照时间比北方长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5、列对于中华五岳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岳----泰山-山东--五岳之首 B.中岳----华山--陕西

C.西岳----嵩山--河南 D.南岳----恒山--山西

6、当发生泥石流时,应该(     

A.沿着山谷向下跑

B.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沿着河谷向上跑

D.原地不动等泥石流流过后再跑

7、中国的领土面积同下列的哪一个大洲的面积差不多(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8、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建设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黄河小浪底工程

9、河流犹如大地的血液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读“我国四条河流的干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条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①河

B.②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C.③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D.④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2】四条河流中,有两个汛期的河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有关④河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你从雪山走来”一一发源于地势高峻的唐古拉山脉

B.“九曲回肠”一一中游河道特别弯曲

C.“水能宝库”一一水能丰富,集中在下游

D.“黄金水道”一一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

10、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A. 甲路线   B. 乙路线   C. 丙路线   D. 丁路线

1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   )

A. 自治区   B. 、乡   C. 特别行政区直辖市   D. 自治州、  自治县自治乡

12、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的大陆和濒临的大洋是(     

A.亚欧大陆、印度洋

B.亚欧大陆、太平洋

C.非洲大陆、大西洋

D.非洲大陆、北冰洋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与哪个大洲的面积更接近(     

A.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

B.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

C.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

D.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

【3】从图中看出,我国被以下哪条纬线穿过(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4】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域,我国大陆濒临的海域,从北到南依次是(     

A.黄海、南海、渤海、东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D.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3、华北平原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步堆积,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变化,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根据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正确反映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的排序是①③②④

B.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变化中

C.所有海湾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D.板块运动是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14、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是我国驶向深海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它常年游弋在我国海域,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游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国信1号”游弋路线(     

A.全部位于热带

B.穿过台湾海峡

C.途经渤海、黄海和东海

D.终点南澎岛位于江苏省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A.山区面积大

B.陆上国界线长

C.东西距离长

D.海域面积辽阔

【3】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可以(     

A.减轻近海养殖压力

B.利用近海空间资源

C.减少气象灾害发生

D.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15、台湾岛多地震是由于(     

A.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C.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6、下列地区属于“红土地”的是( )

A.华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东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7、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运输到东部市场主要是通过(   )

A.铁路   B.航空   C.海运 D.管道

18、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 坯房   B. 窑洞   C. 四合院   D. 吊脚楼

 

19、热带草原的代表动物是

A大象黑猩猩 孔雀 B斑马长颈鹿 角马

C熊猫猕猴   D丹顶鹤驯鹿

 

20、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A.高山冰雪融水

B.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

2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区,传统民居是 ,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叫

23、(题文)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4、西北地区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

25、在自然界,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________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资源。

26、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7、我国南方地区两个主要的工业基地____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

28、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的____。与我国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海南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29、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________ 和________.

30、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火物博”之说。

材料二: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⑧

(2)由图可见,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解决措施是___

(3)降水不稳定易引发自然灾害,北方地区夏季雨季过长会引发___灾害。

(4)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节约用水,请写出你认为合理的节水措施___

32、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开发西部的能源,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这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1)图中B地形区的名称为____,A、B两地形区的分界线①是____山脉。

(2)A、B两地自然条件恶劣,人口____(密集、稀少),A地的少数民族____

(3)湖南考察队来到西气东输的起点塔里木盆地,队员最有可能拍摄到景象的是(     

A.茂密的森林中,一群大象在觅食

B.嫩绿的草原上,成群的斑马在奔跑

C.浩瀚的沙漠里,点缀着几片绿洲

D.广阔的平原上,麦田一片金黄

33、东北号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地,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北纬50°)。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地形区A____,邻国B____,山脉D____

(2)A地区因为____,而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稻米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北稻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____

(3)在本区建设一座制糖厂的原料是____

(4)城市E是我国汽车工业“摇篮”,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________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西部或东部)地区,所处的地形类型主要是盆地和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__________地区。漫画“手下留情”反映了人类对__________资源的破坏。

(4)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分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为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

(6)请为土地资源利用保护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合理即可)

35、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比较图”(图A)、“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B)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C)

(1)读图A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的特征,读图B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势特征是________,因此基本能实现全线________(自流引水/逐级提水),降低输水成本。

(2)读图C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长江流域的________水库开始引水,一路向北,在河南省跨越________(河流),将水资源送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北京和天津,此处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________工业基地所在地。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大大缓解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的严重水荒,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4)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