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A.漠河—南宁线

B.黑河—腾冲线

C.黑河—南宁线

D.漠河—腾冲线

2、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B.云南省、甘肃省。

C.广东省、福建省。

D.陕西省、河北省。

 

3、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的现行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三级   B. 我国设立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C. 目前,我国设立有5个直辖市   D.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共有34

 

4、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

A.非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欧洲

5、中国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在(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以西

C.长白山—武夷山以东

D.秦岭—淮河以南

【3】③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其大致重合的是(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1月0℃等温线

【4】图中ABCD对应地形区不正确的(     

A.A-青藏高原

B.B-昆仑山脉

C.C-四川盆地

D.D-东北平原

【5】甲铁路因高原海拔高,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缺氧、冻土

B.云雾多、太阳辐射强

C.泥石流

D.地震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进入,季风区广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23年中国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遭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

B.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

D.洪水来袭,往地势高处逃生

6、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电子信息

B.生物工程

C.新能源新材料

D.机械制造

7、读下表,回答问题。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省级行政区

民族构成(%)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汉族

主要少数民族

江苏

99.6

0.2(回族)

新疆

40.6

45.2(维吾尔族)

山东

99.3

0.6(回族)

青海

54.0

22.5(藏族)

辽宁

83.9

12.9(满族)

西藏

6.1

92.8(藏族)

吉林

90.8

4.3(满族)

云南

66.6

11.1(彝族)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部和中部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D.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8、读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甲、乙、丙、丁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与其简称及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一晋一太原

B.乙一冀—济南

C.丙一鲁一石家庄

D.丁一皖一合肥

9、2016年5月20﹣26日,中俄在长江口以东的东海北部举行“海上协作﹣2016”联合军演,美日派侦察机进行观察.关于俄罗斯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亚、欧两大洲  ②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③核工业、航天技术发达  ④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⑤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10、我国东北三省包括哪三省                                                                            

A.黑、吉、辽

B.吉、豫、黑

C.吉、辽、粤

D.冀、辽、黑

1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和山地   B.高原和盆地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丘陵

 

12、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读图,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13、制约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光照

C.荒漠化

D.水资源

14、导致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15、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 崇明岛   B. 台湾岛   C. 海南岛   D. 格陵兰岛

 

16、北京市市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

A自然风光     B民族风情

C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D革命纪念地

 

17、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四地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四季变化

【2】图示四地中,此时正值午夜,且居民处于休息状态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图示四地中,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此时,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 重庆   B. 武汉   C. 南京   D. 吐鲁番

19、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汉族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0、香港回归祖国后,实行的政策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C.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D.半公半私有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气候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

2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

23、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为   亿人,占世界人口的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4、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 河,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自然景观呈现出由草原向   的变化。

25、俄罗斯的货物运输以______和_____为主.

2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   ,全长 千米。

 

27、把你认为有关系的语句代号填到相应的位置

(1)地球的自转运动()  地球的公转()

A.地球表面的昼夜更替现象

B. 地球表面的昼夜长短的变化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四季变化

E.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在哈尔滨北方动物园时游玩() 

想知道防洪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的具体位置()

广州的游客到哈尔滨参观冰雪大世界,想了解乘车路线() 

加拿大的中学生想知道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的位置()

①世界政区图 导②游图   城③市图 ④交通图

28、我国共有____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______%,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根据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的特点。

29、_____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这里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0、________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青藏地区地形图,完成以下题目

(1)填写图中山脉以及相关河流名称:A._______山;D._______山;E.____________山,它是_______(河)的发源地;F. _______山,它是_______(河)源地。

(2)填写图中河流湖泊的名称:__________江,________湖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3)世界屋脊_______高原,是__________盆地,在此盆地里有丰富的食盐、煤炭、石油、石棉等矿藏,被誉为聚宝盆

(4)该地区农业类型为___________农业。

(5)在该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_______铁路,修筑该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缺氧、冻土、生态脆弱  B.沼泽、草地、恶劣气候

C.沙丘、戈壁、无人区域 D.溶洞、暗河、寒冷天气

 

32、读“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相邻的国家较多,其中国家②是____。我国海岸线漫长,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国家③是____,④是____

(3)图中字母ABCDE代表的省区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33、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追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七律·长征》是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瑞金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中五岭指图中的A___________山脉。

(2)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四渡赤水战役,是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从1935年1月29日红军西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到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东渡赤水河(四渡赤水)。赤水河在该季节的水文特征___________(至少二条)。

(3)1935年5月3日,中央纵队开始从图中乙皎平渡口渡江。毛主席当年吟出“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千古绝唱,“暖”字表达了红军队伍胜利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当地老百姓这里感受到的温暖。从气候角度看也有“暖”意,图中乙地属于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大渡桥横铁索寒”,“寒”一是指只剩下几根铁索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二是暗示红军远征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图中甲地为泸定桥,位于我国地势___________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

(5)“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35年7月红军到达松潘草地,该地位于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_____高原。1935年9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翻越岷山的时候看到雪峰如海,又越过了B___________山脉,到达延安。

3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A   河B   山脉C   高原D   盆地。

(2)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在图中合适的位置画出胡焕庸线。

(3)说出胡焕庸线东西两侧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主要差异。此线以东   此线以西  

35、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黄河东流到海不复回,东流入   海。

2)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3)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平原。

(4) 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全河含沙量的90%来自于 ________ 河段的 ______地区。

6)治理黄河的综合措施有:在上游地区 ;在中游  _ 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游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