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气候条件考虑,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降水量较多,分配均匀 B.自然灾害少,土壤肥沃
C.高温期、多雨期大致同时 D.平原面积大,耕地多
2、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B.各民族分布呈大聚居,小散居的特点
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D.壮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3、下列选项中是建设用地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交通用地
4、关于下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A.①区降水多,②区降水少 B.③区为盆地,④区为高原
C.⑤区地势高,⑥区地势低 D.⑦区是重要粮食产区,⑧区是重要畜牧业区
5、唐代《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山麓试种成功。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市、日照市是山东省绿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四大茶区中,生长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 )
A.华南茶区
B.西南茶区
C.江南茶区
D.江北茶区
【2】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3】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
B.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
C.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
D.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
6、亚洲国家斯里兰卡人民依托小流域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聚落是( )
A.农村
B.牧村
C.工业城市
D.商业城市
【2】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水源
C.交通
D.科技
【3】该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为了( )
A.提高当地经济收入
B.保持原始的劳作方式
C.留存人类璀璨文化
D.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
7、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军队曾跨过( )去抗美援朝。
A.松花江
B.图们江
C.鸭绿江
D.黑龙江
8、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 阳光 B. 家用电器 C. 华南虎 D. 风景
9、如图为几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距离与运输价格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时,最廉价的货物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水路
C.铁路
D.公路
【2】当运输距离超过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货物运输方式是( )
A.水路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3】当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时,最廉价的货物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公路
C.铁路
D.水路
10、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
【2】下列关于图中界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北碧波万顷,山南黄土漫天
B.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
C.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D.山北四季如春,山南银装素裹
11、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人口及水土资源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资源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以北人口少,水资源多
B.长江流域以北耕地多,水资源少
C.长江流域以南人口多,水资源少
D.长江流域以南耕地少,水资源少
【2】为解决我国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大量扩大水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量缩小耕地面积
C.在北方地区不计成本,大力发展人工降雨
D.节水与南水北调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可行之策
12、与东北相邻的国家有( )
A. 朝鲜 韩国 B. 朝鲜 俄罗斯
C. 日本 韩国 D. 俄罗斯 蒙古
1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为
A.从西北内陆到东南沿海递减 B.从北方到南方递增
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从南方到北方递减
14、我国最大的油田是
A、大庆 B、鞍山 C、包头 D、锡矿山
15、小明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位于中国最大的盆地,小强说在天山以南,那么这条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塔里木河
16、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额尔齐斯河 B、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 D、珠江
17、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D.南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8、长江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共抓大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及部分发展目标(到2020年)统计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 )
A.森林覆盖率将超过50%
B.水质优良,均达到Ⅱ类
C.城镇化率全部高于75%
D.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
19、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在初春或初冬时节,受纬度位置影响往往形成( )
A. 地上河 B. 水土流失 C. 凌汛 D. 洪涝灾害
20、读“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高原和平原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盆地
【3】东北三省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冬季寒冷漫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4】东北三省变成了“北大仓”后,现在又让它“荒”了。下列对又“荒”了的原因,说法 正确的是( )
A.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B.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C.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21、读下图,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并写出所在省区的简称
A是____(山脉和省区简称),它的北侧是____(盆地)。C是____(山脉和西侧省区简称),它的东侧是____(平原和所在省区简称)。H是____(山脉和东侧所在省区简称)。
22、我国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________、菲律宾、________、文莱、印度尼西亚。
2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
24、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5、位于京广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的著名城市是_______。
26、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________ 、________ 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 风格。
27、补充下表:
28、_______风能给我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
29、中国是 洲东部、 洋西岸的国家.
30、目前,在我国各类能源构成中,第一大能源是 ,该类能源主要分布
在 省。
31、读长江和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和长江的上游河流落差大,____资源丰富。
(2)分界点①是______。
(3)图中A附近有号称“塞上江南”的______平原。
(4)黄河从B_________(填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__”,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观。
(5)湖泊D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6)③是__________水电站,它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
(7)图中山脉K是__________。
32、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①处海域是我国的 海。
(2)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3)长江最后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
(4)图中A、B两省,人口密度较小的是 。
33、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东部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图2中此时为我国的____季节,此季节我国的气温特征是____。图中影响气温曲线a的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吉林市的气候类型为____,具有夏季____,冬季____的特点。
(3)根据图3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图1中____(填序号)气候类型区。
(4)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③→④气候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
(5)根据所学知识,请简要概括我国气候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季风,②箭头表示来自太平洋的_____季风(东南、西南),①箭头表示来自印度洋______季风,气流特点是_________。
(2)此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_____(少、多),气温较_____(高、低),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5、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方地区大多数地方年平均降水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800毫米。该地区粮食作物以____(填“水稻”或“小麦”)为主。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以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3)四大地理区域中,____地区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填“地形地势”或“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