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火锅最具历史的当属川渝老火锅,川渝两个省市的轮廓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俄罗斯族
B.壮族
C.汉族
D.阿拉伯族
3、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马来群岛地势平坦,农业发达
B.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马六甲海峡是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咽喉
D.红河三角洲是泰国重要的农耕区
4、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客运和货运周转量都居我国第一位的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
5、吊脚楼主要分布在( )
A.广东和广西 B.贵州和湘西
C.四川和云南 D.陕西和山西
6、下图中,表示陕西省的是:
A.
B.
C.
D.
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但种类不齐全
B.自然资源种类少,且种类不齐全
C.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D.资源总量少,且人均占有量不足
8、读新疆、黄土高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与黄土高原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沙漠、戈壁广布
C.河流以内流河为主
D.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新疆与黄土高原发展经济的共同举措是( )
A.利用临海的优势,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B.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利用资源优势,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D.充分发挥黄河“黄金水道”优势,积极拓展水上运输
9、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北地区人口密度比东部沿海地区小
B.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一条重要的人口密度界线
C.台湾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以汉族为主
D.有55个少数民族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10、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我国的省区依次是…………………………( )
A.台、粤、桂、滇 B.台、闽、桂、滇
C.粤、桂、琼、云 D.粤、闽、桂、琼
11、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共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满族
C.蒙古族 D.汉族
13、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B. 我国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城市人口逐年增长
C. 回族集中居住在我国南方地区
D. 我国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民族风情多种多样
14、我国第二级阶梯的平均海拔是( )
A. 500米 B. 1000——2000米 C. 2500米——3000米 D. 3000米以上
1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形成原因比较盛行的说法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风化作用
16、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南多北少 B.夏多冬少 C.西多东少 D.冬多夏少
17、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读黄河水系略图,完成下题。
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节约用水 ④禁止工农业用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小明是一个牧民的小孩,他在QQ上聊天时,对网友说:“我经常随父亲一起到草场上去放牧,冬季在山路附近放牧,夏季在山上放牧···”小明放牧的牧场是( )
A. 天山牧场 B. 内蒙古东部草原
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西部草原
19、(题文)云南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该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壮族 C. 傣族 D. 回族
20、“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图示意我国不同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红利的高峰期大致出现在( )
A.1970年
B.1990年
C.2010年
D.2030年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独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再到2021年实行三孩政策,表明我国的人口政策( )
A.无法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B.一直都在鼓励生育
C.已经解决我国人口问题
D.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21、读台湾岛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A____海峡与B____省相望。
(2)台湾岛地形以____为主,受地形影响,台湾河流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3)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____气候;因岛上广泛种植____,故有“东方甜岛”之称。
(4)台湾岛的农业分布于____平原,其原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5)台湾岛有“地震之岛”之说,其原因是台湾岛地处____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2、中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24、我们伟大祖国的名字的全称是 ,从东西半球看我们处在 半球上,从南北半球看,我国在 半球.从五带分布看,我国没有 带,由于我国疆域广阔,南方和北方 差异显著,东方和西方 差异很大.
25、(日本的工业与经济)读图甲“日本经济结构示意图”和图乙“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工业在经济中占____,说明日本的____业高度发达。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及____沿岸的狭长地带。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是____。
(3)日本最大的城市是____,它所在的工业区称为____工业区。
26、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 ,冬季 。地中海沿岸地区分布面积广。
27、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是1月_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也是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8、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______带、暖温带、______带、热带。
29、我国第二大长河是_________。
30、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我国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海、_______海、_______海、_______海。
31、读“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
(2)分别说出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和它成为商品粮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4)与东北地区相比,分析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32、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读长江经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经济带最大的城市是____市。
(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便捷的交通,其中最突出、廉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业的优势是____、____。
(4)为促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必须坚持____(社会/经济/生态)优先战略。
33、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比较图”。
(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___水库调水至北京。
(2)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请任意回答一条)。
(3)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
(4)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读中线地形剖面图,分析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
(5)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34、“水是生命之源”,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我国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材料三 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特点:①___②___。
(2)为了解决材料二问题:采取的办法1是__,代表性工程是___。采取的办法2是__,代表性工程是__。
(3)材料三中漫画1反映的主题__;漫画2反映的主题是___,这两种人为因素更加剧了我国缺水现状,图三提示我们要___水资源。
(4)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请你为“世界水日”设计一条宣传语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9年6月24日至2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方和论坛54个非方成员负责峰会成果落实的部级官员出席会议。
材料二: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医药尤其受到南非人民的欢迎,南非有使用草药的传统,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2000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医的合法地位,并在南非著名大学西开普大学自然医学院设立了中医及针灸系,开设有中医专业。我国某企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开设了多家药店。
材料三:南非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和南非人口密度示意图。
(1)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____(选填“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非洲参加本次会议的官员以____种人为主。
(2)从南北半球看,南非位于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南非东临____洋,西临____洋。
(3)简述中医药在南非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4)简述我国企业选择在约翰内斯堡、德班开设药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