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地区是( )
A.武汉东湖 B.上海浦东 C.深圳南山 D.北京中关村
2、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米,仅次于 ,居世界第三位。
A.1200万,美国、巴西
B.960万,俄罗斯、加拿大
C.860万,美国、加拿大
D.300万,俄罗斯、巴西
3、下图为珠江水系位置图、珠江流域气候资料图以及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
A.夏季炎热干燥
B.冬季寒冷漫长
C.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湿润
【2】西江主汛期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导致这种植被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气温自东向西呈上升趋势
C.地势自东向西呈下降趋势
D.光照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
5、小明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川卫食证”等字样,问此矿泉水注册于
A.四川省
B.重庆市
C.湖南省
D.北京市
6、青藏高原的显著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河谷农业 C.干旱 D.水网纵横
7、春季里我们河北的农民常常要用河水和地下水浇地,对付的是( )
A.虫灾
B.涝灾
C.草灾
D.旱灾
8、“山水环绕,沃野千里”是形容 ( )
A.东北三省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三角区
9、关于秦龄一一淮河一线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0、我国的四大牧区的简称分别是( )
A.新、青、藏、内蒙古 B.甘、青、藏、内蒙古
C.甘、青、藏、新 D.甘、青、陕、内蒙古
1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A.分配均匀
B.夏秋多、冬春少
C.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春夏多、秋冬少
12、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下图为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最适宜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种植的防护林主要是( )
A.治水污染
B.保持水土
C.固堤分流
D.开发农田
【3】凌汛现象明显阻塞河道运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是( )
A.渭河支流
B.汾河干流
C.黄河中游
D.黄河上游
1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优势是( )
A. 输水线路较短 B. 可以自流引水 C.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D. 水质好,无污染
14、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殊情况的真实事件改编。图为观影后小明查找的该航班和航线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电影中乘客选择本次航班的主要原因是( )
A.灵活性强
B.速度快
C.运输量大
D.价格高
【2】影片中飞机在遭遇险情时,飞机下方是绵延的雪山。该山最有可能是( )
A.天山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横断山脉
【3】在小明查阅的航班信息中,拉萨贡嘎的天气情况是( )
A.阴
B.雪
C.雨
D.晴
15、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下图是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棉花
B.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棉花 ④油菜
C.①棉花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棉花 ②油菜 ③水稻 ④冬小麦
【2】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C.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D.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16、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的更替
C.四季的更替
D.温度带的形成
【2】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地球仪上,北极指向南
C.此时,光线直射南半球
D.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3】P点此时正处在(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17、住在上海的小强的信中写道:“早上8点,当你背好书包上学时,我可能还在睡梦之中,下午5点,当你已经放学回家了,我还在上课呢。总之,在这里我的作息时间总是比你要晚一些。”根据信中的叙述推测,小明居住的地方可能是( )
A.北京 B.广州 C.武汉 D.乌鲁木齐
1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省区纷纷调拨人力物力驰援湖北。人民日报报道了各省区援鄂医务人员名单,以此向每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致敬。以下是部分新闻标题:①同“新”协力、②“湘”互扶持、③“青”囊相助、④兵“桂”神速、⑤竭“晋”全力、⑥力“皖”狂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抗击疫情期间,湖北省收到了大批牦牛肉干和酸奶,这些特产最有可能来自( )
A.力“皖”狂澜
B.“湘”互扶持
C.竭“晋”全力
D.“青”囊相助
【2】新闻标题涉及了6个省区,其中与湖北省相邻的省区有( )
A.①②
B.②⑤
C.②⑥
D.④⑥
19、下列地区,农业区位选择合理的是( )
A.华北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B.东南丘陵——柑橘、茶树、水稻
C.珠江三角洲——水稻、甘蔗、谷子
D.东北平原——小麦、大豆、甜菜
20、《龙的传人》这首歌中唱到“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里的东方是指( )
A.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B.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C. 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D.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太平洋东岸
21、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 族,最少的是 族.
22、香港和澳门是地处我国大陆的_________端分别位于__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__省相邻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23、黄土高原东起____,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____,包括青、甘、宁、陕、晋、豫等省区的全部或部分,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4、黄土高原地表有何显著特征?
25、对照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们学校所处的位置属于__带,气候类型是:__.
26、在各种地形中,____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最高。
27、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的枢纽是____。
28、我国共有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_______ %。
29、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__________。中国公民有____________信仰自由。
3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三个独立的国家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在非洲东部有一条世界陆地最长的裂谷带________ .
31、材料一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A、B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秦岭-______,以它们为界可分为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
(2)填表:比较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农业地理特征差异。
地区项目 | 耕地类型 | 耕作制度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糖料作物 |
北方地区 | (A) | 一年一熟 | (C) | 花生 | 甜菜 |
南方地区 | (B) | 一年两熟 | 水稻 | 油菜 | (D) |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32、【中国制造走向世界】2021年4月9日,随着气温回暖,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强化土地播前喷水,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棉苗的出苗率。
(1)乌鲁木齐的长绒棉工厂需将棉花通过铁路运输销往长三角工业基地,必经过铁路干线A____(填铁路干线名称),新疆多棉花工厂,说明在选址时,考虑了靠近____(填“市场”或“原料”)原则。
(2)新疆棉花春播从南向北依次拉开序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填“气温”或“降水”)。新疆棉花种植采用超宽膜,滴灌节水等措施的原因是气候____。
(3)新疆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靠近山麓,主要原因是利用____(填“大气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
33、读工业基地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因区域内的两大核心城市(成——成都市、渝——重庆市)而得名。成渝经济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中国西部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之一。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跨重庆市和____省,地处____盆地。工业区丁所在省区简称是____。
(2)图中工业基地中,可与成渝经济区通过长江航运联系的甲地区是____。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城市——____市。
(3)据图中信息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最主要的工业部门可能是____和____等。
(4)根据材料及图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优势是____。
(5)长江对甲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____。(1方面即可)
3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底正式通水以来,北京累计收水19.4亿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读“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________;北京的年降水量范围是________mm-______mm。
(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都到达____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
35、读图“一带一路及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该市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工业发达。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主动融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加快发展步伐。
(1)海上丝绸之路经过A处是__________,(海峡)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亚欧大洲之间的B_________。(海峡)
(2)根据资料鄂尔多斯市工业发展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战略实施对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