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是( )
A.越南
B.新加坡
C.泰国
D.缅甸
2、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为特大暴雨,局地最大雨量超过1000mm。下图为“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主要位于我国多洪涝区的有( )
A.东北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地区
【2】京津冀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台风的影响
B.纬度位置影响
C.冬季风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3】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②在城市低洼地玩耍;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旅游
4、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致分界是漠河—腾冲 B.东南多,西北少
C.比较均匀 D.西多东少
5、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防止水污染
C.南水北调
D.合理用水
6、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
B. 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C. 商业活动日益频繁
D. 社会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7、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雷风骤雨
D.阴转多云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汉族
C.土家族
D.回族
9、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对沿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简称是晋或陕
B.②省有三峡水利枢纽
C.③省灌溉水源充足
D.④是我国煤炭大省
【2】关于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②中游凌汛严重③中游有黄土风情——信天游④上中游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⑤下游江阔水深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0、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我国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 )
A.俄罗斯和加拿大 B.美国和加拿大
C.俄罗斯和印度 D.澳大利亚和巴西
12、某商人欲去新疆投资建厂,经考察初步确定建纺织厂。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建纺织厂的理由。该商人发现当地的瓜果特别甜,试分析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优质棉产区,工业原材料丰富 B. 我国甘蔗产区,工业原材料丰富
C. 光照充足 D. 昼夜温差大
13、对以下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简称陇
B.乙省区是黑龙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阶梯
C.丙省区位于云贵高原,简称晋
D.丁省区是陕西省,秦岭山脉穿过其南部
14、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的工程措施是( )
A.提高水价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15、根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广东、澳门 B. 河南、西藏 C. 四川、西藏 D. 河南、澳门
16、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的诗句描述的地区是 ( )
A、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8、竖版世界地图的出现是对使用了400多年横版世界地图的突破。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甲地位于北寒带
B.乙地位于中纬度
C.丙地经纬度为23°26′N,7°E
D.丁地位于西半球
【2】乙地所在大洲的特点为( )
A.濒临四大洋
B.年平均气温高
C.平均海拔低
D.跨经度最广
【3】甲地与丁地所在大洲(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都濒临太平洋
C.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D.隔白令海峡相望
19、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数目分别是
A.15和6
B.14和6
C.15和5
D.12和6
2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问题。
【1】上面省级行政区中,有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传统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火把节
B.②—傣族—开斋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④—高山族—雪顿节
【3】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②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③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⑤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1、新和桂这两个省级自治区主要是____________族和_________族的聚居地。
22、流经长株潭中心城区的河流是
A. 湘江 B. 耒水 C. 沅江 D. 澧水
2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4、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
25、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地区因此被称为“________”。
26、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27、我国共有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__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
28、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台湾山脉的最高峰________。
29、我国陆上邻国有 个,与 国国界线最长,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30、京杭运河沟通了钱塘江 、 、 、 五大水系.
31、读“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此线以东地形以____和____为主。
(2)图中曲线____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3)图中F地夏季气温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
32、如图是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耕地中的____(“早地”或“水田”),②是耕地中的____(“旱地,,或“水田”)。
(2)③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____,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类型),④是属于农业用地中的____,主要分布在____高原和____高原。
33、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的走向是____。
(2)图中B是____河。
(3)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旱地或水田)为主,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京广高铁全线开通。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____。
(5)坐京广高铁沿途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草肥马壮
B.麦浪滚滚
C.流动沙丘
D.牦牛卧雪
(6)②线在东南沿海的终点是____特别行政区,途中经过的唯一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
(7)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一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一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一发展林业为主
D.丁一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庄
(9)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 )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煤炭
34、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据图说明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并分析原因____。
(2)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____储量大,因此____(填工业部门)地位突出。传统民居是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____的自然景观。简要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
(4)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B.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C.发展林、牧多种经营D.修建挡土坝、水库等工程
35、丽丽畅游美丽中国收获颇丰,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在旅游札记本上做了记录,呼吁大家保护美丽家园。读下图和材料,请你一起来解答完成题目。
材料一:见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
材料二:见到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材料三:在她的旅游札记中有这样的记录“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
材料四:参观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材料五:观赏了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1)材料一中的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通过大面积开荒“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一条即可)
(2)材料二中黄土高原的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是________,治理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
(3)材料三中丽丽所去的区域是________(填字母),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问题是________、草场退化。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质量,缓解了________的问题。
(4)材料四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B区域见到了“高原之舟”________。
(5)材料五中的黄果树瀑布所在的省石灰岩广布,突出的自然环境问是________,经过治理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6)C地区的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缺水严重,由D地区向C地区调水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
(7)2021年3月15日早晨,12省市出现明显的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这也是近10年我国遭遇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范围也是近10年最广,这次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①________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