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阳泉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根据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下列省区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陕西

B.湖北

C.新疆

D.福建

2、关于各国土地资源现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日本地狭人稠,人均耕地面积极少

B. 印度国土面积不足中国1/3,人口却超过10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少

C. 加拿大地广人稀,人均耕地较多

D. 中国的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平原面积比例小,人均耕地面积少

3、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①地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B.②地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柑橘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利用浅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均匀分布

C.东多西少

D.西北、东北

5、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是

A.960平方千米 B.960万平方千米 C.300万平方千米 D.1260万平方千米

6、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目前都极贫困

B.发展中国家全部位于南半球

C.除欧洲、北美外,其他地区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中国是经济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南北差距

D.北北合作

7、“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夏季积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8、318国道从上海到西藏的樟木镇,大致沿30°N纬线延伸,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沿线景观丰富,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读318国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8国道未经过(     

A.山西省

B.安徽省

C.重庆市

D.湖北省

【2】318国道与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铁路干线交汇于城市①,该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哈线

【3】经过城市②时,游客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     

A.山奇水秀的喀斯特地貌

B.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C.目不暇接的紫色土地

D.雄浑壮阔的大漠风光

【4】甲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

B.藏族

C.满族

D.维吾尔族

【5】这条景观大道自东向西总体上(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

A.   B.   C.   D. 内蒙古

10、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更像是一个“陆球”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世界海陆均匀分布 D.地球表面约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从D点可以直接看到E点

B.F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强降雨时居民区乙可能受到泥石流威胁

C.N处适合种植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可能是棉花

D.陡崖M最上端的海拔高度不会超过400米

1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我国最大的内流河的是(     

A.③

B.④

C.⑤

D.⑥

【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我国汛期最长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关于长江的发源地和流入的海洋叙述正确的是(     

A.巴颜喀拉山,渤海

B.唐古拉山,东海

C.祁连山,东海

D.昆仑山脉,渤海

13、在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1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交错居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C.少数民族聚居地没有汉族居住

D.壮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15、读我国少数民族剪纸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A.宁夏

B.新疆

C.广西

D.内蒙古

【2】图丁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该民族是我国的第几个少数民族(     

A.53

B.54

C.56

D.55

【3】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市县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这说明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少数民族只分布在自治区

C.少数民族都分布在东部地区

D.汉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16、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图示山区适合种植

A.苹果 B.椰子 C.茶树 D.甜菜

17、(题文)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 额尔齐斯河   B. 塔里木河   C. 黑龙江   D. 雅鲁藏布江

18、张一洋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重庆,准备种植农产品进行创业,下列水果可以种植的是(     

A.苹果

B.香蕉

C.柑橘

D.椰子

19、俄罗斯拥有雄厚工业基础,能源、冶金等部门地位突出。其工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体现在丰富的(     

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20、当前我国人口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

A.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 人口过多、资源、环境压力大的问题

C.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D.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人文差异受_____________影响明显。

 

22、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连接处,那里火山爆发和地震发生频繁,其中________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23、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_ 平方米,陆上与________ 个国家接壤,海上与________ 个国家隔海相望。

24、中国地势   ,大致呈   状分布,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   交通.还使许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  

 

25、我国夏季气温的特点是____

26、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三省依托   条件和 ,发展了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7、西北地区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

28、渤海和台湾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_____

29、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忧患

____

____

____

治理措施

____

____

____

30、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____大陆,东临_____洋;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温度带)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2018年8月,国家长江办印发《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新建成都、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铁通道,主要经由成都、重庆、荆州、武汉、合肥、南京至上海,该方案部分主体工程将于“十三五”开工建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A城市是_______________

(2)沿江铁路修建难度很大,穿越了我国的不同阶梯以及地形区,沿江高铁穿过的山脉①属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二/二、三)阶梯分界线,该山脉名称为____________,若从重庆出发沿江高铁先后经过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纪录片《第三极》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____

(2)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____,本区的农业主要是____

(3)三江源地区位于____省,途径该区的“神奇的天路”是____

(4)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其中“三江”是指____________

(5)如果你暑期想去该地区旅游,你认为必须准备哪些物品?(至少2个)________

33、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黄河是我国的第 长河,在山东省境内注入   海。

(2)图中A处是黄河的支流 F处是黄河的支流

黄河河段的划分:上游源头   )中游 --下游。

3在黄河的下游河段,由于泥沙沉积,形成著名的 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高原。治理黄土高原的有效办法有     在下游河段治理黄河的措是:  

4)图中CD两地是是指被誉为塞上江南   平原和 平原。

 

34、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到了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黄帝内经》),下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即1月均温10℃-22℃)范围示意图”。

(1)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呈   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请描述避寒区在各大洲的分布

(2)从图可以看出,终年高温的赤道附近地区仅有乙处山地气温适宜避寒,因为随海拔

  气温会  

(3)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可知,1月适宜避寒区主要分布在热带   气候,气候特征如图中   (选择填空)所示热带   气候,气候特征如图中   (选择填空)所示,亚热带   气候,气候特征如图下中   (选择填空)所示

其中图中甲地虽然适宜避寒区面积大,但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避寒胜地,主要的气候原因是  

(4)欧洲北部各国1月外出避寒人数众多,其原因是   他们在众多避寒地中往往会首选地中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5)1月适宜避寒区在我国分布纬度较 (低、高),主要集中在     、云南、广东等省,这种分布特点与冬季我国盛行寒冷的 (风向)风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选择到丙地过春节,请根据表资料描述当地此时的气候特点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的小明为同班同学设计了四条路线,准备利用寒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四条路线将经历的自然环境以及同学们对一些现象的思考。

(1)路线①从上海出发,途经北京到哈尔滨,小明思考到,导致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路线将经过湿润区、_________区两种干湿区。

(2)路线②的终点是乌鲁木齐,该线路穿越了我国不同的干湿地区,体现出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_________

(3)路线③西行将跨过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长江,到达_________自治区。

(4)第④条路线曲折南下抵达广州,该路线所在的温度带是_________

(5)①②③④条路线中,经过的气候类型最多的是路线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