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池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A.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

B.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

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3】符合“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的开发方式有(     

A.陡坡开荒增粮

B.大力发展工业

C.变林地为草地,发展畜牧业

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

【4】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 (     

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

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

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

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3、下列有关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D.主要的民族是高山族

4、读黄河流域图,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c

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C.②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D.③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5、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不包括

A. 给新疆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B. 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C. 扰乱了东部地区原有能源格局   D. 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

6、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冬季我国南北地区普遍低温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各地降水差别不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

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

8、我国幅员辽阔,当东边乌苏里江边的同学上第一课的时候,西边帕米尔高原上的同学还在睡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东边靠近海洋,西边远离海洋

B.经度跨度大

C.人类活动的影响

D.纬度跨度大

9、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发往大连应采用( )

A.水运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

10、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因为它是( )

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

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

1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D.位于太平洋的东岸

12、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3、读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属于印度洋 B.②所在地区位于北美洲

C.③岛上的因纽特人是白种人 D.④海域的资源是全人类共同财富

14、下图可以反映出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①水资源南多北少 ②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③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④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有关我国工业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沿铁路沿线   B. 沿江分布   C. 沿海分布   D. 沿边境分布

16、2014年我国部分省、市启动单独二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当前,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产生的作用是

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7、下列地形区中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河自西向东流,促进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系

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

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D.那达慕节是蒙古族的节日

20、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_____________以东,以______ 和雪峰山为界,西部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高原,东部为___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_____。

22、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是____________

23、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忧患

____

____

____

治理措施

____

____

____

24、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

25、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6、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及海域。

邻国: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岛屿:⑦____________,海域⑧____________

27、世界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28、我国降水自   沿海向 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的分配看降水主要集中

  季节。

 

29、赤道地区比两极地区降水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陆比沿海地区降水  

 

30、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横断山.   (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中国地形图,回答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①____盆地:⑤____高原:⑥____国家:A____B____

(2)图中山脉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的是____(填数字),江西省与福建省分界线的是____(填数字)

(3)图中位于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填数字)

(4)图中C是我国的内海____,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____也是我国的内海。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材料二:我国主要制糖工业分布图(图左)和我国食糖主产区产量占比图(图右)。

(1)根据图左判断,制糖厂分布主要受____(选填“原料”或“市场”或“交通”)影响。

(2)根据图左完成下表。

糖料作物

四大地理区域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生长习性

甜菜

北方地区、①____地区

中温带为主

四类干湿地区均有分布

喜冷凉、耐低温耐干旱等

甘蔗

____地区

热带、③____带为主

____

喜湿热、喜光等

(3)根据图右判断,我国制糖原料以____(选填“甜菜”或“甘蔗”)为主。

33、读图、回答问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省、____________、云南省.(填省区全称)

(2)①是______.(填省区简称)(1分)

(3)与②相邻的省区有______自治区、青海省、______省和云南省.

(4)江苏东临的海域③是______海;④是______海峡.

(5)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⑤是______(国家);⑥是______(国家).

(6)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国家);⑧是______(国家).

(7)按由北自南的顺序,写出我国沿海省份的行政中心_________(刨除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岛屿,共8个)

 

34、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WorldAquaticsDivingWorldCup2023),是世界泳联主办的跳水世界杯赛事,该赛事第一站比赛于4月14至16日在中国西安举行,第二站于5月5至7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第三站(超级总决赛)于8月4至6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认识大洲和大洋】

(1)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从第一站到第三站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洋、____洋;经过的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洲、____洲。

(2)A大洲和E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

【了解世界人口】

(3)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的第二站和第三站的人种以____人种为主,第二站居民的官方语言是____

(4)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的第一站的官方语言是____语。

(5)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的三站地都分布在____带(地球五带)。

35、加强长江黄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长江黄河概况

(1)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势都很高,两河均发源于____(地形区名称)。

探究二长江黄河贡献

(2)长江与黄河的上游的落差都较____(大/小)蕴含着丰富的____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

(3)长江、黄河的下游都形成了____(地形类型),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长江中下游水流平稳,水量大,航运价值高,被称为“____”。

探究三长江黄河的治理

(5)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原因是中游流经____(地形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河里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堆积,因而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

(6)长江的中游河段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试分析长江该河段易发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