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下列国家既与我国陆界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A.缅甸和菲律宾
B.印度和老挝
C.韩国和日本
D.越南和朝鲜
2、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A. 元宵节 B. 泼水节 C. 那达慕节 D. 丰收节
3、陕北民歌中唱到“见面容易,拉拉手难…”,这反映了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是( )
A. 河湖密布 B. 峰峦绵延 C. 沟壑纵横 D. 雪山连绵
4、暑假小明同学和父母到欧洲旅游,小明旅游日记中描述的景象不可信的是( )
A.欧洲地势低平,气候宜人,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
B.荷兰大部分国土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
C.法国核电站众多,核电在总发电量中占很大比重
D.高大的落基山脉横贯欧洲,雪山连绵,风景秀丽
5、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
B.海域广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C.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海陆兼备
6、某食品卫生许可证为“鲁卫食证字(2021)第×××号”该食品生产所在地是( )
A.安徽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山东省
7、以下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青海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C. 贵州省
D. 江苏省
8、“蚝宅”是我国某地的传统民居。坚固的“蚝墙体”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袭,蚝壳以向下45°的角度垒砌,表面的小孔可以储存微量雨水,使住在“蚝宅”的人夏季觉得十分凉爽。读“蚝墙体”景观图及当地气候资料图(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蚝壳墙最可能出现在( )
A.黄土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砌墙时,蚝壳堆砌成鳞状,向下45°倾斜排列,反映了当地气候( )
A.寒冷,利于室内保暖
B.炎热,可保持室内通风
C.多雨,方便雨水下泄
D.干燥,可增加室内湿度
【3】合理开发保护蚝壳屋古建筑的措施是( )
A.保留原貌,不予恢复
B.拆毁重建,发展旅游
C.适度开发,传承文化
D.整村搬迁,封闭保护
9、读下图,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0、“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门窗开得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屋顶大多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
A.炎热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和多大风的地区
11、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省份,又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的是
A. 吉林省 B. 黑龙江省 C. 海南省 D. 新疆
12、我国发展高铁可以( )
①加快矿产外运,发挥资源大国优势 ②推动技术研发,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
③加强城乡联系,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④促进对外联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23年10月,中国建设报社推出的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系列征集活动中,中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典范项目被列为重点内容之一。西安市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功入围【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项目典范】案例第15批,且有关内容刊登于2023年10月26日《中国建设报·中国美丽城市》第43期第8版。读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和“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在北方地区吸水、储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和夏季
B.秋季和冬季
C.夏季和秋季
D.冬季和春季
【2】“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内陆地区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部季风区
【3】“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城市内涝③补给城市地下水④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以下四种做法,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总特点是( )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大聚居,小散居
C.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D.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山区
15、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沿海人喜食海鲜,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是:( )
A. 土壤 B. 物产 C. 经济水平高低 D. 海拔高低
16、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行政中心南昌(省会城市)的是( )
A.京广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京沪线
17、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B. 典型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C. 1月平均气温0℃以上,河流有结冰期
D. 苹果是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
18、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最好的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修水库
19、关于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位于珠江口沿岸
B.都是地狭人稠
C.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都是自由贸易港
20、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14亿 B.13.4亿
C.11.5亿 D.12亿
21、我国共有____个民族,____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中,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入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北地区.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交错杂居”的特点。
2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份是_______.
23、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和_______为主,东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间分布。
2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_____,号称火洲,另外还有三大火炉,分别是____、武汉、南京。
25、你认识下面的省区吗?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省区
轮廓 | |||
名称 |
陕西省 |
_____ |
黑龙江省 |
省会 |
______ |
广州市 |
_______ |
简称 | ______ | _______ | 黑 |
26、西藏的那曲,与江苏的南京,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两地的____________不同。
27、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人口地理界线是黑龙江的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这条线________部人口密度大,________部人口密度小。
28、我国把 作为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
29、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这种特殊天气叫做_________。
30、北京市的简称是_________,上海市的简称为__________,西藏自治区的简称为______,云南省的简称为________或_______。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填字母)雪山连绵,江河源地的是______地区,有色金属丰富的是______地区,平原面积最大的是______地区,由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是______地区。
(2)(填数字)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黄金水道”是指____
(3)“西气东输”是把A区___________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4)②所在的是 高原,其蕴藏有丰富的 (能源),其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32、寒假期间,位于我国②区域的某学校组织了研学活动,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我国某地的景观照片,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研学小组到达①地时,发现这里的河流结冰,多数树木____(选填“落叶”或“常绿”),与家乡的景观大不相同,从①地到达③地时,发现当地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
(2)④地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从③地到④地,部分成员出现了头晕、恶心等高原反应,原因是④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海拔高。
(3)三江源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乱砍滥伐
B.过度放牧
C.全球气候变暖
D.过度开垦
(4)图中所示的照片可能是在____地区拍摄的(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选填“水田”或“旱作”)农业区。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舟山市是我国唯一一个群岛型地级市,也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该地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我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2017年3月底,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浙江舟山航空产业园。
(1)舟山作为国家级海洋经济新区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
(2)舟山吸引波音公司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
(3)波音公司舟山工厂运营将会对舟山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
34、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完成下列问题。
(1)②工业区的性质(特点):_______。
(2)①是我国重要的______(轻或重)工业基地,该地区拥有丰富的_______、铁等矿产资源,便利的_______(铁路或内河)运输,为发展______(纺织或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中国最大的城市A_______市为中心,水路运输也非常发达,其优势是_______;该城市还是我国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
(4)与其他工业基地相比,④工业基地发展的独有优势条件是______。
A. 交通便利 B.毗邻港澳,多侨乡 C. 工业基础雄厚 D. 劳动力丰富
(5)图中四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______。
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能源丰富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6月,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提到,黄河长期以来润泽着宁夏百姓,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如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图。
(1)黄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流向大致为_____,黄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大致在_____米范围内,这里降水较少,但因受到黄河的滋养,使其成为宁夏重要的农业区。列举出至少两条黄河对该地区发展的作用_____。
地处宁夏引黄灌区中部的红寺堡区,将自然生态和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形成了稻田、鱼塘及林田景观相结合的立体复合农业生态系统,被称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2)由资料可知,红寺堡区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有____、____、畜牧业、林业等。
(3)为治理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双项选择)
A.加大对黄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扩大种植业生产
B.为保障沙漠旅游项目的开展,不必治理黄河沿岸的沙漠
C.黄河宁夏段初春凌汛多发,需加高堤防
D.在黄河沿岸地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易地搬迁是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其他地区,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是重要的专项扶贫工程。
(4)以下是关于西海固“易地搬迁”项目的新闻稿摘录,文章中有几处错误表述,请找出两处,并摘抄在下列横线上。
红寺堡区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居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以平原为主的西海固地区。弘德村一方面大力发展养殖业,牦牛养殖正成为稳定脱贫的“压舱石”;另一方面,因为这里年降水量丰富,主要种植玉米、甘蔗和香蕉。村民们都说,从西海固搬迁到这里,不仅喝上了甜甜的淮河水,而且日子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错误1_____错误2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