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营口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

B.导语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用来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D.《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朱德叙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格。

2、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 靠 抱 扑   B. 贴 搂 靠

C. 靠 绕 扎   D. 贴 搂 扑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和人物传记都讲究真实。《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美丽的颜色》记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这两篇文章的材料都是真实的。

B.散文“形散神聚”。《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背影》以一个形象凝聚全文,《昆明的雨》以一种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事。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出自《孟子》,《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所著,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共八句,两句成一联,共四联,最后一联为尾联。

4、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1本诗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

  ,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览众山小。  (《望岳》)

《桃花源记》中表现人们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春望》中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诗句是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 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恰同学少年》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子的群像,他们刻苦学习,志存高远,抛弃了世俗的利益而执着于对远大理想的坚守。电影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热情,请你将读书笔记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

摘录(一)

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人物

______

性格

性格温和、意志顽强

摘录(二)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批注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了②__的印象。(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未来中国的空间站将建成什么样

章文 杨璐茜

①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正式拉开。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来说,这是圆梦的过程,更是追梦的征途。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汉,中国航天人将一个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②从时间上看,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比国际空间站晚了20多年。中国空间站是利用当代技术成果研发建设的。虽然建造时间晚于国际空间站,但充分考虑了技术进步对于航天发展的作用,在能源技术、再生生保技术、空间探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利用了这20多年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成果。因此,中国空间站将站在一个更高的技术和科学起点上。

③中国空间站也充分考虑了国情和科学发展的需求。国际空间站现在在轨质量是400多吨,从规模上讲,中国空间站要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三个舱段发射入轨以后大概60多吨,再对接两艘载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加起来90多吨,所以我们的规模比国际空间站小很多。但规模是需求决定的,中国空间站在论证及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科学家的需求,和科学发展密切契合,这样的规模能够满足空间科学研究的需要。

④中国空间站还是可弹性扩展的,为未来留有发展空间。当更多科学研究需求不断涌现,中国空间站依然可以通过在轨维修、在轨技术升级等方式来满足需求。我们可以扩展空间站本体,目前是三个舱段,可以扩展成四个舱段,甚至六个舱段。

⑤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在未来十几年时间内,空间站会是中国空间科学研究以及宇宙空间探索的重要实验基地。

⑥空间站舱内和舱外部署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装置,包括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微重力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研究设备。这些设备是按照通用模式来研制的,满足不同的、细分的科学领域。

⑦中国空间站还将有一个共轨飞行的光学舱。这个光学舱实际上是一个巡天望远镜,它的分辨率和大家熟知的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是相当的,但它的视场角要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多倍,可以完成对大范围天体的巡天探测。

⑧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复杂、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不仅有空间站和航天技术自身的飞跃,还将带动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带来航天成果造福社会和普通人的无数美好场景。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14日16版,有删改)

【1】本文以“未来中国的空间站将建成什么样”为题,有什么好处?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②~④段主要介绍了什么?⑤~⑦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3】第⑦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有人说:“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比国际空间站晚了20多年,中国若不借助国际力量,很难完成空间站后续的开发与进步。”请结合本文内容准备一分钟即席讲话,表明你的观点。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以“欣赏”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