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
B.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使我领略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删去“通过”或“使”)
C.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2018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在皖西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展开了开幕式。(“展开”改为“开展”)
D.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僻(bì) 浓稠(chóu) 棹(zhào) 劫难(nán)
B. 糜子(méi) 冗杂(rǒnɡ) 潮汐(xī) 两栖(xī)
C. 家眷(juàn) 沙砾(lì) 干酪(lào) 追溯(sù)
D. 亢奋(kànɡ) 助兴(xīnɡ) 缄默(xián) 旺相(xiànɡ)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 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C.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D.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迁徙)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襁褓(qiáng) 归省(xǐng) 褶皱(zhě) 强词夺理(qiáng)
B.推搡(sǎng) 龟裂(jūn) 寒噤(jīn) 怒不可遏(xiè)
C.雾霭(ǎi) 羁绊(jì) 砾石(shuò) 接踵而至(zhǒng)
D.矗立(chù) 瞭望(liào) 汩汩(gǔ) 挑拨离间(jiàn)
5、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小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2】陆游说李贺的诗“五色炫曜,光彩夺目,使人不敢熟视”。请结合本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在前三句中呈现的画面。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目。
(1)_____,君子好逑。(《诗经•_____》)
(2)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舒伯特,我仍然迷恋他,他是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弹的《a小调钢琴古今奏鸣曲》,即李赫特在上海弹过的,自己弹了才越来越觉得它的伟大、深刻和朴素。
……
除了音乐,我的精神上的养料就是诗了。还是那个李白,那个热情澎湃的李白,念他的诗,不能不被他的力量震撼;念他的诗,我会想到祖国,想到出生我的祖国。”
上面的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书名)。这封信是由 ______ 写给父母的,谈论了自己对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热爱,表达了艺术家的赤子之心和真诚情感。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材料二】
①城市仿生,功能仿生,结构仿生,形式仿生等方面。建筑仿生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城市总体到单体建筑,从居住环境到材料都可涵盖。未来的城市将是仿生与生态的城市。
②人类文化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类的文明发生了异化,反过来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近几十年来,仿生的倾向也在不断发展,它的研究意义既是为了建筑应用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平衡。仿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无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B.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个体,抑或是城市总体,都能运用到建筑仿生学。
C.【材料一】的语言生动形象;【材料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
D.仿生是结合建筑自身特点,对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模仿照抄的一种创作方法。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
【3】【材料一】中第③④⑤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介绍“仿生建筑”,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比较两则材料在说明内容上的不同点。
9、大作文。
学校社团招新啦!校刊主编、话剧团宣传、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岗位均有空缺,你准备竞聘其中某个职务。
试撰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竞聘主张。
要求:(1)体现演讲的特征;(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