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潮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语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实施好这次演练;学校妙手偶得了详细的消防疏散演练方案,对各班逃离的路线以及每位老师的职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老师们丝毫不敢懈怠。演练开始前,安全处的老师在广播里给同学们介绍了逃生注意事项和方法。随着警报响起、烟雾弹点燃,各班班主任老师迅速组织学生疏散,其他老师也在第一时间赶到自己负责的楼层拐角处配合疏散学生。原来赋闲在班的学生,在老师们的指挥下,按照指定的路线迅速安全、不折不挠地撤离到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整个疏散过程仅用时3分钟。

A.妙手偶得

B.懈怠

C.赋闲

D.不折不挠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wù) 嘉(yóu)   命(yuè)   修(mù)

B. (sù) 寡(guān)  鱼(tiáo) 死(bìng)

C. (juàn) 枥(cáo)   两(bìn)   北(míng)

D. (qīng) 牛(chì)   迁(xǐ) 塘(ào)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本书是他强忍病痛,历时三年完成的。

B.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因把烟末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被学校开除,后来他便跟着母亲去车站食堂干活。

C.《水浒传》中一共写到两处打虎情节,一次是武松因喝醉了酒,碰到老虎便打了,另一次是鲁达因母亲被老虎所吃,一怒之下便掏了虎窝,杀了老虎。

D.宋江是《水浒传》中的重点人物,他仗义疏财,济弱扶贫,精神练达,但也有着浓重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

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深恶痛(痛恨)  正(衣襟)危坐   情(积聚)于中

B.(生长)暗长  摩肩接(脚后跟)  骤雨(突然)至

C.夕日欲(坠落)  鸢飞(到达)天   养(愉快)之福

D.直挺秀(美)   自出心(判断)   无动于(内心)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兔从狗窦入, 

(2   ,匹马戍梁州。

(3)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为篱下,黄花开遍, 

(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

(6)     ,   ,受下赏。

(7)《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   。

(8)《岳阳楼记》中,作者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的远大政治抱负。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名著《傅雷家书》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聪儿: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地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家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十个月以后开始能听几门不太难的功课,可见国外学语文,以随时随地应用的关系,比国内的进度不啻(chì只,仅)一与五六倍之比。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绝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

②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及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

③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1】针对语言学习,本文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画线句对你的语言学习有什么启示?

【3】读了《傅雷家书》,请你给同学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A)他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B)她像猎狗般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workedme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1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A)(B)划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2钱钟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媛“实在很佩服”,第④段到第⑥段详细回忆了钱媛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媛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学问高深

3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具体说说⑪⑫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如何理解⑫划线句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情感。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古典诗词、历史古迹、历史文物、历史人物……

请将“ ,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一首诗词、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一件文物、一位人物…… ”等

要求:①任选一个题目作文;②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③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