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新闻和人物传记都讲究真实。《首届诺比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美丽的颜色》记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这两篇文章的材料都是真实的。
B.文言文中人物形象也鲜明。寓言 《愚公移山》塑造了不怕艰难困苦,坚持不懈的愚公形象,西汉司马迁 《周亚夫军细柳》中塑造了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散文“形散神聚”。《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 背影》以一个形象凝聚全文,《 昆明的雨》以一种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事。
D.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 《蝉》说明了蝉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介绍的是《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的画作,这两篇事理说明文都抓住了事物特征。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阳关雪》选自《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近代作家,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等。
B.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号陶庵,元末明初文学家,山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C. “更定”指初更以后。古时一夜分为五更,初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至9点。
D.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封荆国公,世称荆公,谥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等。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拙劣(zhuō) 瞭望 怒不可遏(è) 迫不急待
B.推搡(sǎng) 狡辩 纷至沓来(tà) 轻歌曼舞
C.寒噤(jìn) 缅怀 戛然而止(gá) 行将就木
D.襁褓(qiáng) 懈怠 接踵而至(zhǒng) 不修边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吹嘘 匿名 沓无消息 藏污纳垢
B.蒙昧 畸形 抑扬顿挫 认劳认怨
C.私塾 僵绳 一丝不苟 为富不仁
D.慰勉 呓语 鹤立鸡群 筋疲力尽
5、【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主要写的是唐代诗人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写战争,杜甫笔下满目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李贺抒发豪情壮志,誓死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7、(题文)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保尔被赶出学校是因为他在神父家的厨房等着补考时,把一小撮烟末儿洒在神父预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
B.保尔的圣经课,神父总是给五分。后来惹怒神父是因为他对地球存在的年代是几百万年而不像圣经上所说的五千年向神父提出质疑。
C.朱赫来被彼得留拉匪兵抓住了,保尔在路上遇到后拿出藏在衣服口袋里的手枪,对匪兵后背开了一枪,救下了朱赫来,后来却被维克多告密而被捕。
D.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2)“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①文中“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伤病、绝望的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②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欣赏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贴上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脱口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吗? 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愧疚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
⑦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⑧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憨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⑨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⑩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我女儿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⑪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
(2)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3)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准备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独坐斗室,读万卷书,那绘满了天地灵异画面的文字,美丽了视线,也由此激动着心魄;走出一隅,行万里路,山水的清秀壮阔气息更浸润了肌肤,并从此浸润着一生的回忆。且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和感动。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醉人的风光”为题目,将你曾经游历过的山川风光、名胜古迹写成一篇游记类文章与家分享你的快乐。
(2)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
要求:①按要求写作。600字左右。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