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淮南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首(qiáo)     责(jié)          然(àng)            坦荡如(dĭ)

B.留(zhì)       亮 (zèn)        热(zhì)            惟妙惟(xiào)

C.禁(gù)        (xū)          (xiè)            不绝(yì)

D.息(bĭng)     彩(hè)            簌(sù)            痛绝(wù)

2、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然(cù)       (liǔ)        首(qiào)     责(jié)

B.飞(shù)     刻(juān)       (gù)       然(qiāo)

C.红(fēi)       亮(zèng)     (sì)        形(jī)

D.热(zhì)       改(cuàn)     农(diàn)     留(zh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已的努力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新乐府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的《观刈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C.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D.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副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同学们从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等方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进行赏析。(注意:任选一个角度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3分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强烈愿望的诗是:    

《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  

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开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名著阅读任务单

探究维度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

阅读记录

揭秘斯诺写作视角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书名的由来。

本书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

英雄气质

评价质疑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伟人和英雄其精神气质令人敬佩。请从以下三位红军领袖中选择一位进行阐述。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①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实、细腻的笔触

拓展联读

纪实文学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请你结合《长征》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朗读有助于记忆吗》,完成下面小题。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然而,朗读是否真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短时记忆和________________。

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⑤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从区分语音的角度看,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⑥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而不要等到已经崩溃后再去修补。

⑦值得一提的是,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1】完整的记忆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2】根据选文内容,请将第③段所说的记忆的三种类型补充完整。

记忆的三种类型:(1)________________、短时记忆和(2)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 )( )( )

【4】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末尾的两个问句,能引起读者思考,领起下文。

B.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很少混淆。

C.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

D.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经历的大多都是平凡小事,但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凡人小事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

请以“凡人小事背后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泻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