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分享”主题交流活动中有一个“好书分享”的环节,小明准备了如下文字作为分享稿开头部分。请帮他调整语序,使语意连贯。( )
①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
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扁舟暗空下的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
③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④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B.“我家分为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这是毛泽东在采访时描述的自己家的情况。
C.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
D.《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之一,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juān) 畸形(qí) 镂空(lòu) 惨绝人寰(huán)
B.炽热(chì) 琐屑(xiè) 纤夫(qiàn) 振聋发聩(kuì)
C.追溯(shù) 婆娑(suō) 遏制(è) 黯然失色(àn)
D.教诲(huì) 踌躇(chú) 倔强(juè) 惟妙惟肖(xiào)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7年,我国将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
B. 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的语言和闪光的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高爱读书的习惯。
C. 复兴敦煌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D. 领导干部只要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
5、古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争暖树:
水面初平: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6、默写。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③《池鹤》中可以用成语“鹤立鸡群”来概括的两句诗是: , 。
④《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作者满怀豪情逸兴、神驰太空的两句诗是 , 。
⑤《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是: , 。
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论语》)
⑦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7、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①_____,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②_____》,他在书信中分别从③______、④_______、艺术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2】在《傅雷家书》中除傅雷和傅聪之外,母亲朱梅馥也令人印象深刻。从她写给儿子的信和傅雷的描述中可见,朱梅馥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提示:人物形象)。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小记钟书
①那年钟书(指钱钟书)的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钟书寒假回家没严父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到了暑假他父亲辗转回家,假期已过了大半。父亲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命钟书做一篇文章。钟书做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钟书忍笑向我形容他当时的窘况:家人都在院子里乘凉,他一人在大厅上挨了打又痛又羞,呜呜地哭。这顿打却也激起他发奋读书的志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他有时并不按父亲教导的方法作古文,嵌些骈俪,倒也受到父亲赞许。他也开始学着作诗,只是并不请教父亲。
②一九二七年桃坞中学停办,他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无锡辅仁中学,钟书就经常有父亲管教,常为父亲代笔写信,由口授而代写,由代写信而代做文章。钟书考入清华之前,已不再挨打而成为父亲得意的儿子了。一次他父亲为乡下某大户作了一篇墓志铭。那天午饭时,钟书的姆妈听见他父亲对他母亲称赞那篇文章,快活得按捺不住,立即去通风报信,对他说:“阿大(指钱钟书)啊,爹爹称赞你呢!说你文章做得好!”钟书是第一次听到父亲的称赞,也和姆妈一样高兴,所以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商务印书馆出版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一篇序文。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③钟书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秋季就到北京上学。他父亲收藏的“家书”是那时候开始的,他父亲把钟书写的家信一张张贴在本子上,有厚厚许多本,亲手贴上题签“家书(一)(二)(三)……”我还看到过那些本子和上面贴的信。他父亲身后(注:去世),钟书才知道父亲这个珍藏。钟书的信写得非常有趣,对老师、同学都有生动地描
写。
④清华的同班同学饶馀威一九八六年在新加坡或台湾写了一篇《清华的回忆》,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是考试时总是第一。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⑤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奋用功”,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⑥钱家人常说钟书“痴气” ,又说他“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派供应。新书总会从意外的途径到他手里。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1】根据语境,说说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词“不文不白”的含义。
【2】从选文中的哪几件事能看出“父亲”对钟书的欣赏与信任?
【3】请赏析文中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4】第④段可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5】“痴”包含很多意义:傻、憨、疯癫、极度迷恋、稚气淘气等。你认为钱钟书先生是哪一种“痴气”?请说明理由。
9、越国古都,西施故里,好美诸暨。亲爱的同学们,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向全市人民征稿啦!请从以下栏目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②不出现校名、人名等透露作者真实身份的信息。
征稿栏目 | 征集要求 | 写作提示 |
“浙”役战,我们能赢! | 守一座城,护一方安。2021年年末的疫情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请讲讲抗疫过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要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 | 隔离点驻守的工作人员、驰援上虞的500名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中的志愿者…… |
百县千碗·诸暨老味道 | 浣纱江水流淌着西施的故事,诸暨老味道在舌尖打转千年,给人温暖,令人思念……请介绍一种诸暨老味道。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使用恰当的方法来说明;也可适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 西施豆腐、岭北盐焗鸡、次坞打面、枫桥香榧、白塔湖鱼干、藤羹、团圆粿…… |
诸暨慢直播·鸟瞰诸暨 | 漫漫冬日,云端相伴!为鸟瞰诸暨,云端直播写一篇文章,展现浣江两岸旖旎风光。 要求:抓住景物特征;能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西施故里、城东新城、茅渚埠桥、美丽乡村…… |
温馨提示:如果你的家乡不在诸暨,选取你家乡的人、物、景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