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摄取(shè) 浩瀚(hàn) 娴熟(xián) 潸然泪下(shān)
B.矜持(jīn) 狭隘(yì) 热忱(chén) 循规蹈矩(dǎo)
C.谛听(dì) 眸子(mú) 元勋(xún) 悲天悯人(mǐn)
D.灼伤(zhuó) 光纤(qiān) 分泌(bì)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好演员无需过多台词,仅用眼神就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被打扫过的教室的地面看起来光亮整洁、坦荡如砥。
C.张老师连旧书摊时发现了一本自己寻觅了很久的绝版图书,真是妙手偶得啊!
D.这则倡议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很有趣味性,自出心裁的创意深得人们的喜欢。
3、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这句话是病句,病因是用词不当。)
B.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句话中的加点词可用“寥若晨星”替换。)
C.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
D.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近年来,许多开发商纷纷以“绿色住宅”为招牌,但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却不甚了然。
5、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什么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名句名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②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是鸟也,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④_______________,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⑤_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_______________》)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⑦王勃在《送社少府之在蜀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勉友人乐观积极,不要因为离别而落泪。
7、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阅读一本好书,邂逅一位英雄,我们便有无穷的精神力量。在分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活动课中,请完成下面阅读任务。
阅读的策略 | 阅读任务 | 阅读分享 |
略读浏览 | 思考: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原因。 | (1)_________________ |
品味鉴赏 | 思考:请阅读名著中的一段文字,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说说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联读 | 思考:本作品与《红星照耀中国》都是革命文学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伟人形象,请从两部作品中选取你熟悉的一位人物形象就“伟人不是标签化的,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这个观点谈谈你对该人物的看法。 | (3)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字子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 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③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④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⑤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1】关于文本,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名声、特点和习俗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故乡的鸭蛋。
B. “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句话文白夹杂,有一种淡淡的幽默。
C. 选文中第②段中写“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咸鸭蛋的不屑和对家乡咸鸭蛋的自豪。
D. 作者提及袁枚的《腌蛋》原文,意在表现袁枚很有才,且喜美食。
【2】仔细揣摩划横线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⑴“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揣摩居中加点字“吱”,分析其表达效果。
⑵“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有人认为这里的“肃然起敬”用得不妥,你认为呢?
【3】“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作者对家乡咸鸭蛋满怀深情,但为何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4】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本文记叙的是最普通不过的“端午的鸭蛋”,但却让人回味无穷。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你的家乡,有没有一物也是溢满情味,令你也念念不忘。也请你细细描摩,娓娓道来,写出它的特点,道出其中的深情。
9、请以“生活中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参考已学《背影》《秋天的怀念》等课文的写作手法,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