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宜昌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贺敬之《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眷恋之情。

C.鲁迅的散文《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

D.《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

2、下列关于《绝句》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绝句

杜甫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A.这首短诗写诗人到江边游玩,享受踏青节日之后,正想回去,却遇上军队入侵四川。

B.成都戒严,一时间旌旗鼓角,弥漫春郊。由“暮”、“悲”,可知氛围颇带灰暗。

C.作者在这一天同时经历踏青的美好与战争的凝重,从而更加加深他思念家乡的情感。

D.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见旌旗、春城暮、鼓角悲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忧国伤时的感受。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惟妙惟(xiào)   丽(qǐ 恨(zēng)   (qī

B.销声迹(nì (zuó   (xiè (sù

C.风雪 (zài)   蹒跚(pán shān) 皱(zhě (sǒng) 

D.日西山(bó (qiè   红(yān)   靖(súi)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缘,但与梦想相拥而行的青春轨迹从未改变,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矢志复兴的使命担当从未改变。

②放飞青春梦想,勇做时代先锋,不做时代过客,青春年华才能在为国家、为人民的贡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③回望20世纪以来的历史,从南湖红船上谋划建党的年轻船家、到“国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新一代青年。

④今日青年,如何舒展凌云之志,闪耀青春之光?

⑤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感召下,一代代年轻人为民族复兴刻画下奋斗年轮。

A. ①④③⑤②   B. ①③②④⑤   C. ④③⑤①②   D. ④①⑤③②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C.“忘言”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迷惘。

D.本诗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达到了景、情、理的统一。

【2】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_________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___________”,却“欲辨已忘言”。

【3】“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得抄写原文)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③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晏如也。

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⑤送别,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略显伤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则更见豪迈旷达。

⑥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脚步,战争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年轮。正所谓“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试题。

【材料一】(朱德)这个名字叫起来很响亮,英文里应拼作JuDeh,因为发音是如此。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虽然当他在边远的四川省仪陇县诞生后他的慈亲给他起这个名字时,是无法预见这个名字日后具有的政治意义的。无法预见这样的事,否则他们早就会吓得把他改名了。

(摘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那时年纪三十六岁左右,我一找到共产党,当场立刻加入,这是1922年10月间的事。

(摘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摘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1)结合原著中有关朱德的内容,概括朱德有哪些“红色的品德”。

(2)朱德从寻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请将“柏林、北京、上海”三个地名填在ABC处。

朱德——寻找到加入中国共产党图示

朱德在四川离开刘湘——达长江轮顺流而下——先到A找共产党——找不到踪迹,到B继续寻找——终于在C找到共产——当场立刻加入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宝带桥是中国古代多孔薄墩联拱石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京杭大运河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桥全长317米,宽4米。

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年),已经有千年历史,由于是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又有说因桥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后经历代多次重修,明代建成53孔石拱桥,现存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56年修葺恢复旧观。

宝带桥用坚硬素朴的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桥孔53孔,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我们现在所见的宝带桥是明代正统年间重新修建的。清咸丰年间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英帝国主义和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毁损已相当严重。解放后,人民政府根据明代的规模和形制,修缮了这座古桥。

宝带桥不仅改善了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交通条件,而且因其制造精巧,加上周围有青山绿水相衬,恰拟飘动在水乡原野上的一条宝带,更显绮丽多姿。其中三孔联拱特别高,以通大船,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全桥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风格壮丽,奇巧多姿,成为江南名胜。

人们为了纪念王仲舒捐带建桥的义举,就把这座桥命名为宝带桥。

这一命名恰到好处,桥长约316.8,远看真像飘动在绿色原野上的玉带,把江南水乡点缀得更为绮丽了。桥南北两端原来各有石狮子一对,北端一对仍然蹲着迎接来往的客人,南端的一对已沉入河底。北端离桥约2米处有一座石塔,高3米;在27孔和28孔之间,也有同样的石塔一座。这些附属物为宝带桥增添了姿色。

2001年6月25日,宝带桥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宝带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宝带桥的制造精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有人说文中第三段中加点的“素朴”一词应该是“朴素”你觉得用哪个词更好些,为什么?

4文中下划线的两处都是写桥长,是不是重复了,应该去掉一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学校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三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栏目

内容举例

家乡风味

鸭血粉丝汤、糖芋苗……

家乡风光

紫金山、玄武湖……

家乡风俗

秦淮灯会、国际梅花节……

要求:(1)任选一个角度,完成一篇记叙文;(2)自拟题目,文章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含有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