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 倦怠 交头接耳 坦荡如砥
B.鲜腴 推祟 巧妙绝纶 春寒料峭
C.喧嚣 浩瀚 惟妙惟肖 络绎不决
D.仲裁 缨花 重峦叠瘴 无动于衷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在不久前 的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中国代表团圆满完成参赛任务。此次我国派出的36名参赛选手 来自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平均年龄22岁。他们在赛场上追求卓越、__________,取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我国金牌榜和团体总分再次位居第一,金牌数、金牌获奖率、参赛项目奖牌率均________了新的突破。
A.结束 全部 奋勇拼搏 实现
B.结束 全面 奋勇争先 展现
C.结局 全面 奋勇争先 实现
D.结局 全部 奋勇拼搏 展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C. 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速度和规模。
D. 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切记不要打“疲劳战”。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吐露/呕吐 卷尺/开卷有益 出谋划策/整齐划一
B.疲倦/蜷缩 干涸/禁锢思想 琼浆玉液/孤舟独桨
C.妥帖/请帖 背影/背道而驰 兴风作浪/兴高采烈
D.篇幅/副职 诀别/纵横决荡 千锤百炼/捶胸顿足
5、《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好在何处.
【2】这首诗融情于景,哪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积累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 。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独绝千古”。
(6)杜甫《春望》诗中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乙)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甲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填姓名)。
【2】乙文段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在早晨冒汗
①春末、夏日、秋初的清晨,正是气候潮湿、天气凉爽、空气清新的时刻,如果你仔细观察森林,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植物,如栎树、苦楝树、黄果树等高大乔木,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农作物,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夏士莲、滴水观音等观赏性植物,它们均“怕热”,从叶尖或叶缘淌下一滴滴“汗珠”。这些“汗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犹如夏夜里的群星。植物们“挥汗如雨”,第一滴“汗珠”从叶子上掉下后,叶尖马上又形成第二滴,体积再逐渐增大、掉落,然后第三滴、第四滴,滴滴答答掉个不停。
②许多人会问:“这难道不是露珠吗?”其实不然,露珠是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而那些植物叶子上冒出来的“汗珠”,掉落后马上又会冒出新的“汗珠”,如此反复,显然不是露珠。况且,露珠的水滴很小,一般覆盖于整张叶片的表面,也不会从叶尖滴落。很明显,我们见到的水滴就是从植物体内流出来的“汗珠”。
③科学家为此做了实验,发现这些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就跟人类的汗水一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反其道而行之,如此“怕热”而“汗如雨下”呢?
④原来,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是需要排出体外的。白天,它们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叶面上的气孔张开,大量水分就通过气孔蒸发掉,所以人们的肉眼看不到它的“汗珠”。可到了晚上,气孔“打烊”,全部关闭,而根仍在源源不断地吸水。这样,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会过剩,需要寻找出口。于是,叶尖、叶缘上的“水孔”就成了它们的“闸口”。
⑤植物生理学上,科学家们把植物“出汗”称为“吐水”。植物“吐水”越多,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就越多,根系也就越发达。这说明,吐水是植物健壮的标志,是农作物高产和树木繁茂的基础。据观测,芋头的一片幼叶在适合的条件下,一夜可“吐”出一百五十滴左右的水。对于被移栽不久的农作物,如果开始“吐水”了,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
⑥此外,植物的“汗水”还有利于自身繁衍。有些植物的“香汗”芳香袭人,常引诱某些昆虫前来传粉。植物的“汗水”有相生或相克的特性,如小麦的“汗水”对马铃薯晚疫病就有预防作用,所以马铃薯可以种在刚收割完小麦的土地上;而在向日葵旁种豌豆,则会两败俱伤……
⑦另外,人们还利用植物的“汗水”为病人服务。如松树的挥发性分泌物可治疗肺结核;五味子对减轻人的疲劳、增强视力、养脾安神等有一定功效;云杉、白桦、椴树的叶片有杀伤白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凉爽的清晨“怕热”而“汗如雨下”?
【2】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闸口”有什么表达效果?
【3】选文④⑤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说理由。
【4】第⑥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比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陪伴成长的同学、认真负责的小区保安……,他们生活在春阳和煦、夏风清凉、秋叶绚丽、冬雨静美的普通世界里,我们通过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能够发现他们不平凡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着人世间的真、善、美。
请以“他(她),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