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苏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ǎi)       皱(zhě)     ( jìn)       销声迹(nì)

B.杂(yǒng)   猎(shòu)   横(mán)        出类拔(cuì)

C.争(sònɡ)   裂(jūn)     徨(páng)        而至(zhǒng)

D.撺(duò)     落(duò)   绕(yíng)          不绝(zé)

2、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个句子属于感叹句。

B.“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D.“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的宾语是“喝”。

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B.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其二》

C.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D.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蜀先祖庙》

4、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汉语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B.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把“毕业”改为“中考”)

C.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现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把“无时无刻”改为“时刻”)

D.食品添加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姆塘基疏州和食品用香科等2314个品种。(在“品种“后加上”的使用标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两句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用课文原句填空:(每小题1分,共7分。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

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气势阔大的名句是: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你是为什么坐牢的?”他厉声问坐在板床上的老头。

老头欠起身子,提了提裤子。他被这厉声的喊叫吓得有点结巴,含糊不清地回答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把我抓进来,我就坐了牢。我家院子里一匹马丢了,可那能怪我吗?”

“什么人的马?”哥萨克大尉打断他,问。

“官家的呗!住在我家的老总把马换酒喝了,反过来赖到我头上。”切尔尼亚克把老头从头到脚迅速打量了一下,不耐烦地耸了耸肩膀。

“收拾起你的破烂,赶快给我滚蛋!”他喊完之后,转身去问那个酿私酒的老太婆。

老头一下子还不敢相信会把他放了,他眨着那双半瞎的眼睛问大尉:“那么,许可我走啦?”

大尉点了点头,意思是说:赶快滚蛋,越快越好。老头慌忙从床上解下口袋,侧着身子跑出门去。

……

A是最后一个。他坐在地上,眼前的一切,把他完全弄糊涂了。……这些人都放走了。但是,多林尼克,多林尼克……他说是夜里上街被捕的……A终于懂了。

……

“喂,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上校马上就听到了回答:“我从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做鞋掌。”

“什么马鞍子?”上校没有听明白。

“我家住了两个哥萨克,我从一个旧马鞍子上割了一块皮子钉鞋掌,就因为这个,他们把我送到这儿来了。”A怀着获得自由的强烈愿望,又补充了一句:“我要是知道他们不让……”

上校轻蔑地看着他。“这个警备司令尽搞些什么名堂,真是活见鬼,抓来这么一帮犯人!”他转身对着门口,喊道:“你可以回家了。告诉你爸爸,叫他好好收拾你一顿。行了,快走你的吧!”

A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他从地上抓起多林尼克的外套,朝门口冲去。他穿过警卫室,从刚刚走出来的切尔尼亚克身后悄悄溜到院子里,然后从栅栏门出去,跑到大街上。

(1)选段中的人物A是谁?

(2)联系上下文,说一说A被捕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出狱后A直接去了哪里?

(3)分析A的性格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嗅不着的香气

(新加坡)尤今

①阿璐和阿祥结婚的时候,阿祥在政府部门担任工程师,收入稳定。

②事亲至孝的阿祥,时常带自己的双亲外出用餐;爱屋及乌,他也常偕阿璐的父母到处寻觅美食。我不时在大小餐馆和熟食中心碰到他们,一对精力旺盛的中年夫妇和一对鬓发尽白的老年夫妻,和乐融融地坐在一起。阿祥点菜时,专拣老人爱吃的菜肴;上菜后,他也总忙着给他们夹菜。阿璐圆圆的脸上,满满都是像绸缎一样的笑,柔软而又闪亮。有好几回,我还碰到阿祥在一些著名的小食店前排队,买笋粿、叉烧包或是鸡馅饼,他说:我岳母喜欢吃,买了便给她送去。阿璐人前人后总说:阿祥的这一份孝心,千金不易啊!当年我决定嫁他时,观人于微的父母便说:阿祥,好样的!

③阿璐有个妹妹,离婚后,长居澳大利亚。她常劝阿璐把独生女珮珮送到澳大利亚求学,她总说:新加坡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同样的话,一说再说,说说说,阿璐最终被说动了心。珮珮小学毕业后,阿璐便毅然将年仅十三的她送到了悉尼。

④阿璐曾否为她所下的决定而后悔呢?她没明说,不过,有时,我会在她不经意的谈话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她说:我在珮珮的青春成长期间缺席了,丧失了好多母女共处的乐趣呢!我安慰她:凡事有失也有得啊,珮珮独立处事的能力,恐怕也是其他同龄女孩所难及的。她不语,半晌又说:学校管束得很严,这种缺乏温情的管束,不知道会不会对她的性格形成负面的影响?阿璐在女儿性格尚未塑造成型的当儿把她送出国去,在心理上老是患得患失的。【甲】

⑤珮珮在修完中学课程后,继续留在悉尼升读大学。考取硕士学位后,与大学同窗阿威共结连理,双双回归新加坡工作。两人在私人机构担任高职,收入丰厚。【乙】

⑥一切的一切,都沿着阿璐策划的路线发展。【丙】

⑦珮珮回国后不久,决定购买私人公寓,要求父母亲伸出援手。阿祥阿璐毫不犹豫地取出毕生积蓄,倾囊相助。有人问他们:你们怎么不为自己的晚年着想呢?阿璐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呀,我不帮她,谁帮?再说,我们两个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啊!【丁】

⑧有个周末,在一家小餐馆碰到阿祥和阿璐,两个人坐在靠墙的座位上,各自滑着手机,等待上菜。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力邀我们和他们同坐。

⑨坐下后,我问起珮珮的近况,阿璐说:很好呀!我们常在视频上通话呢!我又问:怎么今晚没有一块儿用餐啊?阿璐唇边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笑意里没有丝绸的柔软,却有岩石的僵硬,她说:珮珮和阿威,喜欢品尝私房菜。他俩现在正在一家米其林餐馆用餐,每上一道菜,便用手机给我们传一张照片,让我们用眼睛品尝。说着,她把手机递给我,让我欣赏。手机里多张色彩斑斓的照片,展现的是人间的极品美味:鹅肝、和牛、松露、帝皇蟹、龙虾、海胆……那一道道精致一如艺术品的美食,袅袅地冒着嗅不着的香气,珮珮在短信里写道:妈妈,这一餐,我们两个人,总共花了1200元,别人嫌贵,我却觉得物有所值哪!

【1】下面的这句话出自原文,将它放还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阿璐的人生,看似圆满无缺。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试从描写的角度,结合加点词分析下列句子表现了人物阿祥怎样的特点。

阿祥点菜时,拣老人爱吃的菜肴;上菜后,他也忙着给他们夹菜。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中的“笑”表达的含义有何不同。

①阿璐圆圆的脸上,满满都是像绸缎一样的笑,柔软而又闪亮。

②阿璐唇边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笑意里没有丝绸的柔软,却有岩石的僵硬。

【4】结合文章表达的主题,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请你在文章最后给珮珮和阿威回复一条短信息。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一:

一个班级、一个小组、一个运动队,都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或一起学习,或一起活动,或一起生活,共享欢乐,分担忧愁。

请以“我的好集体”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