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临沂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各组词语加横线字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xùn    quán    sù   短叹xǖ

Bqìng  tāng   què 互相(xuān)邈

Cshěn  móu    xiàn     浩浩汤(shāng

Dbì méi dì 沙之鸟p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角(líng) 黑(lí)   冻(chuāng)

B. 诚(qián) 动(rú)   纶(jīnɡ)

C. 然(zhòu) 漫(yì)   懈(dài)

D. 实(dūn)   蜿(yán) 演(yì)

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孔子就老老实实地承认:“吾不懂,不如老农。”又请教他如何种菜,答曰:“吾不懂,不如老圃。”

A. 不仅孔老夫子这样教诲学生,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B. 孔老夫子不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而且这样教诲学生

C. 孔老夫子不仅这样教诲学生,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D. 不仅孔老夫子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而且这样教诲学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认真解决研究污染问题,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B.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交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去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C.部分学者认为,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较多地考虑到车辆而忽视了行人造成的。

D.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请结合诗句意思分析该句蕴含的哲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小语同学想要在演讲稿里引用一些恰当的古诗文来增添文采,请你帮她填写空格。

演讲主题

引用诗句

自然之趣

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王绩《野望》)

几处早莺争暖树,(2)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报效祖国

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时光易逝

(4)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坚贞不屈

(5)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思念家乡

(6)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班级举办“走进经典名著,探索父亲形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辩论环节,大家总结出了“父亲是灯塔,能给孩子的人生道路以指引,但也有人认为父亲并不都是引导,也会有”请你从下列所给三个专题中任选一个,从父子(女)相处角度,探究其中父亲的人物形象。字数200左右。

专题一:傅雷与傅聪(《傅雷家书》)

专题二:鲁迅与父亲(《朝花夕拾》)

专题三:虎妞与刘四爷(《骆驼祥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萤火图

我在十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安徽北部的乡村,那里有大片的柏树林,夏天的时候,很多萤火虫在树丛里飞来飞去。柏树林里的萤火虫,如微微跳跃的磷火,落在草丛中。我此生对光的最初理解和记忆,都来自于这些萤火虫。

夏天的黄昏,祖母经常会牵着我的小手,提着装满水的玻璃瓶,到村子西边的柏树林捉萤火虫。我拿着祖母捡来的小树枝,插在地上,有萤火虫从林间飞来,停在上面,伸手就可以捉住它们。

那时,祖母总是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斜襟衣衫,坐在梧桐树下,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用手拂去蚊虫。院子里的梧桐和柏树、石榴发出酸甜的气味,风穿过芦苇和竹林,越过河流,吹在祖母的眼睛上,我看到萤火中她的眼睛闪亮。

睡觉的时候,祖母会把瓶子里的萤火虫放在枕边。萤火温润如玉,轻轻展开翅膀,照亮她的眼睛,黑暗从耳边退去,萤火的光线,宛如细腻的黄金,在风中缓缓流动。这些光,常让我联想到厨房里陶罐上的光泽,它轻盈而古老,仿佛故事里的神仙一般,有千岁的年纪。

每次我在夜里醒来,看到玻璃瓶里的萤火虫发出微光,心里就不会再害怕。半睡半醒之时,萤火在院子里的微风中缓缓流动,微尘从光明之中升起,洒在蒲草做的凉席上,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流向时间深处。

当我长大以后,能独自去捉萤火虫了,祖母已经离世了。十多年来,我每次回到乡村,在夜风中,站在柏树下,那些萤火依然明亮,漫延到草丛、竹林深处。伸出手掌,萤火照亮我的掌纹,仿佛祖母牵着我的手时留下的那些温度依旧在。

后来,每次到新的城市旅行,我都会到郊外的草地、摩天大楼中央的公园里散步,希望能够遇到那些已难以寻觅的萤火虫。前些年我在上海读书,常常去外滩美术馆看展览,有时刚看完各种昆虫图片,出了美术馆就想起了那些光,它们在哪里呢?从徐家汇一路到宝山,地铁进站的瞬间,隧道里闪耀的灯,一连串的光晕,我常误以为是萤火。我总觉得,这些光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村庄、同样的夜晚,有一种不变的温度。

萤火虫有很多古老的名字,熠燿、夜照、流萤,每一个名字似乎都带有温度。我真的不知道,这萤火有多久的历史。这些名字和珠玉般的光线,就像是祖母讲过的传奇故事,构成了我人生最初的启蒙。

多年来,我的心一直跟随着祖母送给我的萤火虫。那些微光,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是无法吹散的。这些年我辗转过多个城市,每遇到难处,萤火的光明都会给我安慰。这些光,是祖母离开这个世界后,留给我的最后的祝福.

满天萤火,随风而来,苍苍白发,宛如明月。由于有了萤火的庇护,这些年我的内心从不会因愤怒而悲伤,也不会因焦虑而迷失。在我最挣扎的时候,萤火如明月当空,聚成光的波浪,潮水一样涌向我的眼睛,为我祛除一切黑暗和苦楚,呈现古老的光芒。

心有萤火,就有无限光明。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6月08日,作者:周语,有删改)

1根据文章的思路和内容,概述各个阶段“萤火虫”对“我"的影响。

(1)十岁之前,①祖母带“我”捉萤火虫;②萤火虫伴“我”睡觉,消除“我”的害怕。

(2)长大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年来,萤火的光明给“我”安慰,为“我”祛除黑暗和苦楚。

2文章详写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3揣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院子里的梧桐和柏树、石榴发出酸甜的气味,风穿过芦苇和竹林,越过河流,吹在祖母的眼睛上,我看到萤火中她的眼睛闪亮。

4文中的“萤火虫”一直陪伴“我”成长,生活中一定也有一直陪伴你成长的物品,请结合你的实际经历,谈谈这个物品带给你的感受。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老舍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者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