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塔城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叙述了“我”少年时水乡看社戏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如善解人意、聪明伶俐、考虑周到的小领袖阿发。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内容依次为: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进入冰塔林,最后驶过冰河。

C.《北冥有鱼》庄子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鲲变大鹏,大鹏徙南冥的壮丽图景,具有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特征。

D.《关雎》和《蒹葭》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蒹葭》一诗大胆直接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情意。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刻(juān)   浩瀚(hàn) 顽抗(yú)

B. 灭(jiān) 红(yīn) 枯拉朽(cuī)

C. 气(xiè)   (sè)   振聋发(kuì)

D. 战(dū)   港(dí)   性格倔(qiàng)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不由得暗暗__________自己:再也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

(2)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____________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3)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_____了山的心灵。

A.训诫       缭绕       贴紧

B.告诫     缭绕       贴近

C.训诫       萦绕       贴近

D.告诫     萦绕       贴紧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节恰逢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之际,又兼长假闲暇,各种郊外踏膏、游艺娱乐活动也普及开来。

B.在我们生活中,由衷地欣赏和喜欢一个人,这是人情世故,无可厚非。

C.在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记者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让记者叹为观止

D.《天香》作者充分运用小说技巧,提炼素材、融会贯通,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天衣无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子曰:温故而知新,   《论语》

(2)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4)折戟沉沙铁未销,   《赤壁》

(5)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8)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

(10)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11)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12)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

(13)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

(14)宁信度,     《郑人买履》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提倡做批注,请你填写以下《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批注的空缺处。

原著内容呈现

阅读批注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_______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

文中的“他们”被作者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

“惊惶奔逃”和“猛攻不停”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和红军的不同态度: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孙彦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16时41分,身着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母船——“神舟七号”,沿轨道舱壁开始活动。翟志刚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飞控中心观看这历史性一幕。

③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背景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接过同伴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一根8米长的白色电脐带,把翟志刚和飞船相连。每一次移动之前,他把身上另外两条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用“太空漫移”来形容这次太空行走,似乎更为确切。同此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319次太空行走中的大多数一样,翟志刚的“行走”,正是通过双手在飞船扶手上移动和安全系绳的保护来实现的。

④舱外活动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花了6分钟。当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麻烦”。

⑤17时00分35秒,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右臂戴着“飞天”标志的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⑥中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的名字,取自敦煌壁画。而保存着这些古代壁画的西北大漠,正是“神七”43个小时前起飞的地方。

⑦“出舱,是‘神舟七号’最重要的使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将要开展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⑧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时,航天员景海鹏留在返回舱值守。

⑨13天后,翟志刚将迎来他的43岁生日。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

⑩“在太空中,我们是后来者,但我们有信心以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1请你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2第①段“从这一刻起”中的“这一刻”具体指哪一刻?第④段中的“麻烦”具体指什么?

3第⑨段中“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次出舱活动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5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现在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中国人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题目:党啊,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