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秀颀(qí) 俯瞰(kàn) 坦荡如砥 (dǐ) 殚精竭虑
B.濒临(bīn) 炽热(zhì) 惟妙惟肖(xiào) 络绎不决
C.诘责(jié) 遒劲(qiǔ) 潜滋暗长 (qiǎn) 深恶痛疾
D.翘首(qiào) 锃亮(zhèng) 摩肩接踵(zhǒng) 声名狼籍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环水绕的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近有卢作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B.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C.在现代人看来,那些荒诞不经的神话,远古时代的人类信之不疑,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并代代相传。
D.针对大陆提出的促进两岸交流的26项措施,国民党认为,唯有两岸双方不断积累善意,才是维系两岸和平发展的不二法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广大官兵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C.在2020年春晚中,当看到黄晓明等人演出的小品《机场姐妹花》时,全家人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春天已经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希望也在每一个人心中潜滋暗长。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欧阳修、王安石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柳宗元、曾巩。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5、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作者采用_________的写法,表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的形象。
【2】分析“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碾”字的作用效果。
6、名句及文化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2)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______(作者)《三峡》一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一句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6)《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第二联是这首诗的_____联。
7、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 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是 和《神秘岛》,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事。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依偎那片阳光
丁肃清
①一位穿着病号衫的老人徘徊在医院门前的林荫路上,那么多军功章附在他的胸前,耀眼夺目,叮当脆响。
②他向我伸出右手,右手仅剩下两根指头。
③他脱下鞋向我展示右脚,右脚掌上凹凸不齐一根脚趾也没有。
④然后,他又指指他的左耳,其实他并没有左耳,仅仅剩下一个耳墩。
⑤他说这都是战争留下的纪念。他讲他曾同敌人拼过七次刺刀,讲弹皮划破小腹,肠子拖出体外,愣是用手塞进腹内爬着靠近敌人的碉堡而拉响炸药包。
⑥我蓦地觉得从前书本里读到的历史是那么苍白,眼前的这位老战士从头到脚不就是一部民族解放的生动编年史么!然而如今他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农民。
⑦我惶惑困解,昔日戎马疆场置枪林弹雨而不顾的他,竟是为了今天向别人炫耀他的那一堆奖章么!以后见到的事情使我更深地陷入惶惑和困解的沼泽而不能自拔。
⑧透过玻璃,我看见那间空旷的病号房里,曾向我炫耀过他的过去的那位老人席地而坐,花白的头深深地伏在胸前,用一根根五彩塑条编篮子。一次、两次,每次我路过这窗前都忍不住向里望两眼,老人总是那副姿势盘腿席地,埋头弯腰,像一尊塑像。只有彩条在他的额下欢快地跳。
⑨我和医院办公室的张主任谈论我们合作的那篇报告文学素材时,有人敲门:笃笃、笃笃。
⑩他走了进来,把一只编好的菜篮放在张主任的桌上:“我编的,编得不好,我想你用得着。”说完,微笑着退出门去。我印象中大谈自己辉煌历史的英雄居然也送礼,居然也讨好起别人来!
⑪“他是想在医院长住。”张主任介绍说,这所医院是民政系统的荣军医院,治病不拿钱。怕撵他出院,这才编篮送礼讨好别人,而且他还每天4点起床到伙房帮厨。他想让别人知道他对医院有用处。
⑫我还了解到这位老人从来没有结过婚。战争结束复员回家,年龄已大,家境又贫,且成了四肢不全的残疾人,只好空门冷户孤灯下守护着风烛残年罢了。无力耕耘、无钱治病,也许正是他赖在医院的理由吧。
⑬老人仍旧坐在那间屋子里编、他究竟要编多少只菜篮,送多少次人情?他依偎在医院如同依偎阳光,谁忍心揭去老人身上的这片阳光呢?
⑭我夺门而出去采访老人。
⑮“也写我吗?”他一激灵站起身,仲出双手握我的手,他的手在战栗。
⑯我抚摸着他那粗硬硌人苍老的手,这是怎样的手啊,两只手上七根指头,每根指头上裂口条条浸着血渍。他痛吗?
⑰我想起初见时别在他胸前的军功章。如果全社会都像战争年代那样敬佩英雄,他还会把那些荣耀向人展示么!
⑱“这菜篮给你。”他愣塞到我手里。多好看的菜篮啊!玲珑剔透,大方别致。我敢肯定地讲,这一次送菜篮绝不是在讨好什么人。
⑲我给他的仅仅是文弱书生的一丝理解。他回送我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只菜篮吗?
【1】文中“我”对老人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请概括填空。
情节 | 情感变化 |
初见之时 | 困惑 |
了解之后 | ①____________ |
接触之后 | ②____________ |
【2】结合⑦自然段的语境,(1)说说句子“以后见到的事情使我更深地陷入惶惑和困解的沼泽而不能自拔”中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2)回答文中“我”一再感到“惶惑”“困解”的原因。
【3】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阳光”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文章怎样的主旨?
【4】文中老人为何会有如此遭遇?请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9、作文
面对疫情,为了治疗我们的祖国妈妈,无数的医生、护士、警察、志愿者奔赴武汉,冲锋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元世祖以高官体禄劝降时,宁死不屈,慷慨赴难。生活中,有太多的幸福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有太多的感动,需要我们去体会铭记。
请以“有一种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在答题卡作文格中。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