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阜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理解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唐]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对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直抒胸臆,作者用两人都是“宦游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减轻朋友的悲伤孤独之感。

B.【乙】诗领联中“空”字,不仅点出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C.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其中都有“沾巾”的情节,借以抒发送别的惆怅悲伤的情绪,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D.两首诗感情基调不同,【甲】诗“天涯若比邻”使“状别”意浓,而【乙】诗“相思愁白蘋”是“伤感”直露。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B.邹碧华是一位恪尽职守的法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忙于工作,让人由衷敬佩。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D.当优美的旋律突然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麓       砂砾       契形文字       骇人听闻

B.弥漫       迁徙       迥乎不同       水波鳞鳞

C.陨石       潮汐       核磁共振       人情世故

D.家眷       行辈       酣畅淋漓       头晕目炫

4、对修辞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A.比喻 拟人 拟人 对比

B.夸张 拟人 排比 拟人

C.比喻 比喻 拟人 对比

D.夸张 比喻 拟人 对比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日还郊

王勃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注】①还郊:王勃在虢州任参军,回到城郊住处。②嘿(mò)语:沉默。③鱼床:供鱼栖息的竹木编制席。④鸟路:鸟道,高山小径。⑤平子:张衡字平子,仕途不得志,因作《归田赋》。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首尾呼应,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喜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B.首联写明还郊的原因,开笔点题。这里的“兼嘿语”暗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志同道合者,希望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

C.颈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D.尾联用张衡作《归田赋》的典故,暗寓诗人想要回归田园的愿望。

【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⑤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三章》)

(2)某同学收集了含“花”意象的诗歌,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见花落泪,怅恨别离

杜甫《春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叹花凋零,感伤时光

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花自在,淡泊名利

陶渊明《饮酒(其五)》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回忆本学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书,完成下列题目。

(1)说说他是谁。

A.“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C.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试分析红军受欢迎的原因。

【材料一】

“红军教我读书写字,”老狗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红军帮助穷人。”“就这么一些?”“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材料二】

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说明文阅读

北京冬残奥会火炬的科技“心”

①2月4日,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惊艳亮相。

②北京冬残奥会火炬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火炬最下方一圈刻有“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全称的盲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的看点之一,在于它的“内心”蕴含着十足的科技力量。

③火炬“飞扬”采用氢作为燃料,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除了满足环保需求,设计者还充分考虑到冬奥会火炬接力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现实状况,氢燃料的特性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跃动不息。火炬在研制过程中解决了火焰颜色与稳定性、高压储氢、氢能安全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火炬安全可靠性高,能抗风10级,同时还兼顾了轻量化、小型化外形匹配要求。

④“飞扬”的另一大技术亮点是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也以碳纤维材质为主。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外壳呈现“轻、固、美”的特点。“轻”——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固”——这一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耐紫外线辐射等特点;“美”——应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

⑤此外,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也是“飞扬”设计的突出特色。设计者力图让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

⑥愿“飞扬”火炬可以点燃全世界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与广泛期待。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北京冬残奥运火炬进行了介绍。

B.火炬“飞扬”的技术亮点之一是采用氢作为燃料,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C.“飞扬”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火炬燃烧罐全部采用碳纤维材质。

D.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是“飞扬”火炬设计的突出特色。

【2】试分析划线句子“以上”一词能否删去。

“轻”——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相同体积的铝合金相比,轻了20%以上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学习身边榜样,探寻自我成长的路径;欣赏文艺作品,探寻经典的现实意义;游览名胜古迹,探寻厚重的历史文化……我们因探寻而脚步坚定,内心丰盈,眼界开阔……

请以“探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