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 )
A.卑劣 缭望 捶击 诬蔑
B.湎怀 蛮横 彷徨 扶植
C.元宵 狡辩 干预 指摘
D.诀择 绚丽 挚爱 霎时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的句子成分应划分为“(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B.“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C.“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四个疑问句它们的疑问方式不同。
D.“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不准随地吐痰!”“别在那儿偷偷笑了!”都是祈使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谈起1995年,自己经过一年半的反复实验克隆出新基因“PNP-1”的经历,王红阳至今记忆犹新。
B. 查阅商会材料、工商资料等公开材料发现,雄安三县走出的富豪颇有实力,有的在北京也是叱咤风云的商界人物。
C. 近年来,动漫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是锐不可当。
D. 我们要依法依规、对症下药,勇于攻坚、敢于破难,以摧枯拉朽之势推进“大拆大整”专项行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不良行为。
B.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C.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①村路板桥斜。
妇姑②相唤浴蚕③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①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②妇姑:指农家的媳妇和婆婆。③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景,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小溪旁绿竹苍翠,板桥相接。
B.后两句写农事,婆媳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C.“闲”是全诗之眼,烘托出山村中一片幽静的气氛,也描绘出春深时节人们十分悠闲的情景。
D.诗人处处扣住山村特色来写,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且语言清新雅致,意境恬淡优美。
【2】从诗歌前两句来看,诗人是如何表现山村中独特的氛围?
6、古诗默写。
(1)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把曹植的《梁甫行》默写完整。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说出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重要会议?
8、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也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相关人物 | 给“我”的启迪 |
第一盏 母亲 |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
第二盏 父亲 | ① |
第三盏 女同学 | ② |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我之所以活得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美好。如果拿自己的地位跟美国总统相比,拿自己的金钱跟比尔·盖茨相比,拿自己的容貌跟范冰冰相比。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都痛不欲生吗?”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比”能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