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琐屑(xiè) 主宰(zǎi) 秀颀(qí) 张目结舌
B.颓(tuí)唐 倔(juè)强 苔痕(hén) 深不可测
C.交卸(xiè) 倦怠(dài) 遏(è)制 满院狼籍
D.蹒(pán)跚 宛(wǎn)然 濒(pín)临 坦荡如砥
2、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两岸的高山上,生长着苍翠的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这些树凭借地势争相向上生 长,向高处、远处伸展。
B.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文: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C.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文:(名马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喂牲口用的槽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D.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译文: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自己没有能与大师、名人交往。
3、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īn) 溃退(kùi) 歼灭(jiān) 蹿跳(Cuān)
B.地窖(jiào) 仄歪(zè) 杀戮(lù) 赃物(zàng)
C.箱箧(xiá) 瓦砾(lì) 竹篙(gāo) 转弯抹角(mǒ)
D.荒谬(miù) 提防(Dī) 阻遏(è) 颤巍巍(Chàn)
4、下面是雷小锋摘录的关于靖港古镇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唐朝初年,李靖的兵营驻扎在沩港,他治军有方,很受老百姓爱戴。
②这里从前是益阳、宁乡、湘阴以及靖港地区农产品的集散地,曾有“小汉口”之称。
③靖港古名“沩港”,相传“靖港”之名是为纪念唐朝大将李靖。
④靖港古镇东濒湘江,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
⑤李靖离开后,人们一直很怀念他,于是就把他驻扎过的“沩港”改为现名“靖港”。
A.④①③⑤②
B.④②③①⑤
C.①④⑤③②
D.①⑤④②③
5、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各题。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首联与颔联虽用了同样的“空”字,但描述的对象和展现的意境却不相同。
C.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一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D.诗歌描写了登临黄鹤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漂泊的伤感与乡愁。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6、古诗文默写。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___________。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__________。(《虽有嘉肴》)
(5)_______________,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6)策之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___________。(韩愈《马说》)
(7)笔法有别,离思则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情,开阔豁达;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借景抒情,意蕴深远。
(8)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和李清照的“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都托物抒情,抒怀达志。
7、名著阅读。
A察看了斜坡,然后就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着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大伙仍旧在小土坡上顽强地挖着土。
A看着闪光的铁锹和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 弯着的背梁,低声对阿基姆说:“用不着开群众大会了。这里谁也用不着鼓动。托卡列夫,你说得对,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A看着这些挖土的人,眼神里现出了钦佩、爱护和自豪的神情。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不久之前, 在反革命叛乱的前夜,曾经背起过钢枪,而现在,他 们又都抱着同一个志愿:把这钢铁动脉通到那堆放大量木柴资源——温暖与生命的泉源那里去。
(1)选段中A处是同一个人的名字,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选段中人们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在干什么?
(3)选段中有“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句话,结合书中保尔这一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模仿自然而成,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颐和园对各地自然景物的模仿便是一例。中国园林在造园时,还经常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配以书画的装饰,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例如,颐和园中就有绘画精美的长廊,还有很多楹联、匾额点缀于建筑物之中,为园林景观平添了许多意趣。另外,中国园林还注重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运用对比和衬托等手法,突出景物的变化与特色,突显主体建筑的重要。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而建筑群的主体地位也在湖光树影的映衬下更显突出。
(材料二)
琼岛白塔风景图
(材料三)
西方古典园林深受古希腊园林的影响,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与园外疏落自如的天然环境判若两个世界。同时,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而在园林的主轴线上,又伸出几条副轴,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以此作为建筑物的陪衬,使主体建筑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1】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中国园林的景物设置具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的特点。
【2】学校组织了“保护文化遗产,探访中国园林”的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二)是同学们探访“北海公园”过程中收集到的琼岛白塔风景图。请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信息,具体谈谈白塔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园林景物设置的哪一特点。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说一说中国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在景物设置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9、作文
有这样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把帽子先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别无选择,你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
以上这则材料唤起你的哪些经历、体验和感受?有了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表达出来。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他人的故事,还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4)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