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喀什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xùn)   俯 坦荡如   dān)精竭虑

B.) 喧 枯拉朽   不chuò)劳作

C.chì)热   嶙   无消息   pǐng)息敛声

D.) 踌 肩接踵   惟妙惟xi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攻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难关,工程技术团队专家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B.元旦小长假,安丰古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古戏台前的游人摩肩接踵

C.王老师上语文课非常精彩,他特别擅长诵读课文,读至高潮时往往张目结舌

D.在这片热土上,将士们曾经纵横决荡,谱写出抗日战争的铿锵之歌。

3、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游逛       丘壑       国殇       重峦叠障

B.斟酌       婆娑       愚屯       殚精竭虑

C.擅长       镌刻       窒息       自出新裁

D.缄默       罅隙       题跋       摩肩接踵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 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 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 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宋朝诗人王令《送春》中的“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与本诗的颔联都写到了花鸟,请问这两处花鸟所描写的景象有何不同?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家书抵万金”。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僵卧孤村不自哀,

(3)感时花溅泪,  

(4)   ,生于淮北则为枳。

(5)   ,万水千山只等闲。 

(6)山河破碎风飘絮,  

(7)烟笼寒水月笼沙,  

(8)   ,零丁洋里叹零丁。

(9)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傅雷在信中除了在生活细节上关心儿子,还从哪些方面关心教育儿子,请试着列举三个方面。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14分)

故乡的艾菜(曹峰峻)

除夕的晚上,我在思乡的情绪中打开家乡捎来的艾菜罐头,一阵麻辣的气味窜进鼻孔,我眼圈开始温暖起来,朦胧中我看到透绿的艾菜叶在我颤动的筷子上闪着忧郁的光,仿佛向我传递故乡的云霓流逸,使我感知故乡冬季的田野,空中的月华以及月华中母亲的音容,若冰似玉。一颗泪珠悄然滚落下来,在洁白的桌布上漫延、扩展,最终培育成一棵寂寞生动的艾菜,随着晃动的红焰开始摇摆起来。

艾菜又称苦艾,苦艾其实不是菜,只是一种野草,它总是在冬寒中长于冰封的田埂,深藏沟槽之角。春天的群芳斗艳不属于它,连似花非花的油菜也能喧染黄潮角逐花市,只有待春夏、秋冬在退潮中冲淡,在丰满中憔悴,苦艾才在乡间田埂上角逐飞奔,在很清静一角梳理阳光,很有分寸的开出淡淡的黄花。不管风暴和冰雪,它总能坚忍不拔的点缀幽黑的泥土,很有耐心地独守一方风景。

最先认识苦艾草并呼它为艾菜的是我母亲,最先把艾菜入汤、入药并以此制成特有风味的辣菜也是母亲!那时我们在乡下政治避难,家境惨淡,每当在外上学的兄姐回家过节,母亲总熬上一锅汤分给我们喝,母亲总是在一旁默读我们被热汤滋润得油亮而有生机的嘴唇,母亲总在生硬的微笑中红着双眼,对我们说起艾菜能祛毒保平安之类的话。春节将至,母亲便将晾在屋檐下腊了一个腊月的艾菜用水洗清,放在锅里用文火翻炒加上她认为必不可少的佐料,她亲自控制的炉火在她脸上飘动,母亲用双手捂住脸,我看到晶莹的亮点从母亲手缝间顽强的溢出来,我听到她说艾菜气味直辣得呛人,我看着她的眼睛,我陷入了一种迷茫,我幼小的心灵还不能透过艾菜的辣味嗅到人生五味,但这也阻止不了我对艾菜初次麻麻的酸酸的感觉和记忆,那是一种甜蜜苦辣的味道。

当最后一粒谷子将秋天毫不犹豫地收藏,初冬就会招引母亲把我的手牵到原野上。在天光微熹,星星开始淡化的时候,田野上的冷风就一个劲地拂动母亲置身于银白的寂静中,母亲很有节奏地起伏身子。如果找到艾菜,母亲就让我坐在她铺在地上的头巾上,示意让我看她怎样激动不已地把艾菜移到掌心。直到月沉西山,星星稀疏,母亲小心而不厌其烦地将一棵棵透绿亮现的艾菜唤进精巧的菜篮,母亲就把我揽进怀里,我们就会在彼此温爱中吟唱那首她教我的儿时时常背诵的歌儿:大青龙汤桂艾黄,杏草石掌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角北为良。”……把月送走,我和母亲行走在归返的路上,向北回首,小镇灯火就会簇拥被关押了一天的爸爸款款走来,再看我们的家园也缥缈在鱼肚白之中了。

母亲的真知灼见是无懈可击的,母亲的理论令周边的很多草医及大院楼里的科医们羞愧难当,清贫动荡的日子竟能让兄姐们健康平安地度过,我在大学图书馆曾翻遍所有的医科药典,始终没有发现与艾菜相关的文字,由此推论苦艾草只有母亲才能认识它,也只有母亲才有理由才有资格把它唤为艾菜

当春光一次次逼迫冬日返青,母亲就把一粒粒收藏的艾籽播种到菜园里,艾菜发芽了,母亲就把芽蕊在早晨的阳光下重新编队,依次排序到她弹过三遍棉絮般的松暖湿润的土里。艾菜在她的希望里疯长,成为四季常绿的景观,母亲的技艺也传遍了村里村外,每逢腊月,风腊的艾菜就在各家庭院里的晾衣绳上窜来窜去,翻墙走檐。整个腊月,母亲的微笑在风中荡来荡去。

二十年后,母亲在我城里的小院里腌制辣菜,她遵循在月下劳作的方式,先用小剪刀梳理它来自乡下的根须。尽管夜阑很深,院子里仍飘浮着乡下那桑田埂上的呼吸,遥远而亲近,轻柔而恬淡,有亡兄亡父的呢喃,有浸润人心的天籁,是母亲生命中的抒情韵文。母亲银色的发丝在微风中拂动,我突然发现母亲真的老了,那透绿的菜叶,在月光下晶莹剔透,闪着忧郁的光,怜爱地看着我,仿佛向我诉说母亲的幸福和苦难。

我不敢相信那次院里是母亲最后一次月夜制辣菜,母亲仿佛有预感,那次让我坐在她身边,让我看她掌火,亲自制出很多瓶辣菜。第二天她就坐船很平静地回乡下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当村里的辣菜罐头厂开得如火如荼时,母亲已安息在村西头的高坡上,苦艾菜从村口顺着田埂和小路争先恐后地延伸到母亲的身边,在墓周簇拥着围了一圈又一圈,冬季来临苦艾竟然在冰天雪地开出艳艳的花,苦艾花轻弹曼舞着……

我知道苦艾其实不是菜,但在寒风中照样长得娇健;苦艾花不能算花,但在阳光下却开得异常绚烂,毫不逊色。

【1】文章第段写在春天角逐花市的油菜花有什么用意?(3分)

 

【2】结合第段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划线句的甜蜜和苦辣的?(4分)

 

【3】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

 

【4】段是作者对苦艾的评价,也饱含着作者深情,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当前,不少中学生厌学、焦虑、抑郁、网络成瘾,被各种心理问题困扰和折磨。一位校长说,孩子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和家庭问题的缩影和投射。有专家建议应普及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等科学教育理念,根据孩子的禀赋,因材施教。学生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消除恐慌,改变消极、内卷的社会心态。

学校本周的宣传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拥抱美好生活”,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八年级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①你的同学小明因难以承受期末考试的压力,焦虑恐慌,请给他写一封信。②在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的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