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昆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请选出对下图理解正确的一项(     

A.崇尚简单随性游的90后,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民众出境游最主要的群体。

B.不同年龄段的人青睐的出境游方式不尽相同,在山境游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C.务实的60后更喜欢在出境游的过程中,与家人一起休闲体验、减压放松。

D.70、80后的工作压力最小,他们比较有条件走出国门看世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 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 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烂熳 赋闲 妙手偶得 正襟危座

B.俯瞰 狼籍 鹤立鸡群 潜滋暗长

C.嶙峋 遒劲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D.喧嚣 锁屑 触目惊心 纵横决荡

4、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铭记   题跋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B.浩瀚   轩邈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C.丘壑   推祟   瞠目结舌   摩肩接踵

D.斟酌   娴熟   重峦叠障   天衣无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李白在诗中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2尽管现实令李白失望,但他心中仍然坚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这首诗给你传递了怎样的正能量?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 《论诗》)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3本书中还描述了其他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认识他是一种幸运

——怀念李国文先生

周大新

①因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故当年在偏僻的军营开始写作时,我凭的只是对文学的一腔热爱和对生活的熟悉,文学理论准备差不多是个零。也因此,我特别希望能找到老师请教。在1976年至1978年间的多次投稿不中之后,我曾经给几位当时的名作家写信求教,可是无一人回信。也是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李国文老师的作品,心想,啥时候能认识他,得到他的指教就好了。

②机会拖拖延延地到底来了,此时的日历已翻到了1988年。《小说选刊》评出1987—1988年度的中短篇小说奖,我的短篇小说《小诊所》获了奖,我到北京领奖时见到了李国文老师。其时,他是《小说选刊》的主编,在招待我们这些获奖作者吃饭时,别人介绍我与他相识。他那时是全国的名作家,我只是一个初入文坛的年轻人,但他很热情地夸赞我的那篇作品,鼓励我继续写下去,让我觉得心里很温暖,也增添了一些写作的信心。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家庭已经陷入了一场灾祸之中,我正忙于应对灾祸,写作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之中。

③有一次,我由济南军区来京办事,给李国文老师打电话说想去拜望他,他热情地答应:来吧,我在办公室。那天,在他不大的办公室里,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聊创作,也聊我正在应对的灾祸。他了解了我家里发生的事情后,劝我想开些,给我讲人生不可能都是顺境的道理,讲遇到灾难时要相信事情早晚都会过去,不必绝望。他还特别询问我正在写什么。我告诉他我在写一部长篇小说,表现一个丝织世家在二十世纪的命运沉浮。他说:好,我等着你完工。我说我担心没写完我的身体就垮了,写成半部作品,这灾祸压得我实在受不了。他叹口气劝我:每个人心里都有抵抗灾难的潜力,就看你用不用了,你要用了,你就能顶住。他的话让我对未来有了些信心。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也遭遇过苦难,那苦难比我遇到的还要深重。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是在用他抵抗灾难的经验劝慰我。

④在国文老师和其他朋友的鼓励下,我一边应对家里的灾祸,一边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第二十幕》,并穿插着写一些中短篇小说,直到1998年,终于写完了《第二十幕》的上、中、下三卷。当这部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召开研讨会时,国文老师参加了会议。在会场,听着那么多文学前辈和同行朋友的肯定之语,我百感交集,内心充满了对国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⑤我调到北京工作后,家属的工作调动一时难以办成,有一段时间闲住家中。国文老师听说后,热心地帮助我们联系了一个单位,虽然最终没能去成,但他的关心再次令我感动。他总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你觉得个人生活虽苦乐相掺常有风雨,可人间到底充满暖意,值得我们栖居其中。

⑥和国文老师在一起聊天,聊得最多的是创作。我记得他说过:年轻时要趁体力好抓紧写,一年写十万二十万字甚至更多都是应该的,否则年纪大了想写也无力写了;不要忌妒别人,要善于向同代作家学习,看他们怎么表现我也熟悉的生活;别把精力用在社交上,不要追求一时的热闹,要耐得住寂寞,作家最重要的是拿出作品;既要读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也要读西方作家的作品,书读得越多越杂越好。他说这些话时并不是一脸严肃,跟他聊天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他面带笑容地说出了他的创作思考和对我的希冀。

⑦他对我的创作并不一味说好,有时也有批评。有一年,我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后,给他送去了刊发作品的杂志。他看后给我来电话说:这个题材你可以处理得更好,可以写得更有新意。是应该多写,每年的写作都应有一定的数量,但也不要一味求快求多,萝卜不洗净就扔进锅里,不行。这话给我敲了警钟。

⑧2005年,我不顺的人生又添了新的不幸:孩子患了重病。我忙着给孩子治病,很长一段时间没与国文老师联系。他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在电话里送来了慰问。最终,孩子远走。2008年万念俱灰之后,只有埋头写作算是抵抗命运的一个途径。此后,我很少再去看国文老师。我害怕他问起我家里的情况,更不愿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他,毕竟他已是老人了。甚至电话也很少打,因为打电话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失态,不能再让老人也跟着伤心了。

⑨新冠疫情期间,我为他担心,这种伤及呼吸系统的疫病对高龄老人来说特别可怕,我暗暗祈祷他能凭借自己的乐观和自身抵抗力闯过这道难关。然而,还是在疫情末期听到了噩耗。这位胸怀爱意的老人的离去,是这个世界的损失;这位目光犀利、文字优美的作家的离去,是中国文坛的损失!

⑩国文老师,每每想起过去在一起的岁月,脑子里就会重现你的音容笑貌,我们想念你!所幸,在不太久的将来,我们还能在天国相聚,那时,再听你的笑声和教诲!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2日)

【1】文章记叙了“我”和李国文老师之间发生的几件事,请补充完整。

【2】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李国文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格。

【3】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说说第⑦段“萝卜不洗净就扔进锅里”的含义。

【5】读完文章,你从李国文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教益?结合自身生活谈一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写作文。

请以“最好的风景在这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