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且
C、
D、
且
.
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40双,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
尺码/cm | 22 | 22.5 | 23 | 23.5 | 24 | 24.5 | 25 |
销售量/双 | 1 | 2 | 5 | 7 | 14 | 8 | 3 |
店主再进一批女鞋时,打算多进尺码为24 cm的鞋,你认为他做这个决定是重点关注了下列统计量中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若多项式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 )
A.
B.
C.
D.
5、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和,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如图,给出了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个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7、满足的整数x是( )
A.-2,-1,0,1,2,3
B.-1,0,1,2,3
C.-2,-1,0,1,2
D.-1,0,1,2
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①若,则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若一组数据2,4,,-1的极差为7,则
的值是6
④已知点,
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10m处折断倒下,倒下部分的树梢到树的距离为24m,则这棵大树折断处到树顶的长度是( )
A.10m
B.15m
C.26m
D.30m
10、某区10名学生参加市级汉字听写大赛,他们得分情况如下表:
人数
| 3
| 4
| 2
| 1
|
分数
| 80
| 85
| 90
| 95
|
那么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是( ).
A.85和82.5 B.85.5和85 C.85和85 D.85.5和80
11、已知,
(a)
,那么
__.
12、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x2+6x+________=(x+_______)2.
13、如图,已知∠AOB=60°,点P在边OA上,点M,N在边OB上,PM=PN,若MN=2,OP+OM=17,则OM=____________.
14、比较实数的大小:___2
(填“>”、“<”或“=”).
15、如果代数式与
的值相等,那么x=____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与
(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
17、在一个长3.5米,宽为1米的长方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正三棱柱的木块,它的侧棱长平行且大于场地宽AD,木块的主视图是边长0.5米的等边三角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___米.
18、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3,
=13,S甲2=7.5,S乙2=21.6,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填“甲”或“乙”).
19、观察下列等式:
,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
+
+
=
=
猜想并写出:=____________
分式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
20、在△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结C’B、BB’,则∠B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地发生地震,学校师生积极捐款,已知第一天捐款4800元,第二天捐款60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捐款人数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相等。
(1)求第二天参加捐款的人数是多少?
(2)第三天又有100人捐款,第三天人均捐款数与前两天相同,求第三天捐款数额
22、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①列表填空:
… | 0 | 1 | 2 | 3 | … | ||||
…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 |
②描点、连线,画出的图象.
(2)结合所画函数图象,写出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3)当时,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3、如图,已知,
为边
上一点,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边
上求作一点
,使得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4、解不等式组:.
25、某校实行学案式教学,需印制若干份数学学案,印刷厂有甲、乙两种收费方式,除按印数收取印刷费外,甲种方式还需收取制版费而乙种不需要.两种印刷方式的费用(元)与印刷份数
(份)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填空:
甲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乙种收费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2)该校某年级每次需印制400~450(含400和450)份学案,选择哪种印刷方式较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