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代日本文明正是在吸收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盛行庄园经济
C.实行大化改新
D.形成幕府政治
2、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有一项的叙述有当时的史实不符合,它是( )
A.1915年,袁世凯取消帝制
B.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D.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3、铜仁市某中学的小亮同学参加了“古都之夏―西安之旅”夏令营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在宾馆房间里明亮的少灯光下,他通过电脑QQ告诉妈妈他们的行程:先乘坐火车到贵阳,然后由贵阳乘飞机抵达西安机场,最后从飞机机场乘汽车到达宾馆。在短短的时间里,小明享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①电灯②火车③飞机④汽车⑤电脑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⑤
4、他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他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普罗塔哥拉
5、下侧资料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哈姆雷特》
6、近代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自强之路,他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以下几个层面
A. 思想——制度——器物 B. 制度——器物——思想
C. 器物——制度——思想 D. 思想——器物——制度
7、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美国与法国对比,相同之处是
A.国会议员都是由总统任命
B.总统都是由两国人民选举产生
C.司法权都掌握在国会手中
D.总统的权力都受到一定的制约
8、下列属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德谟克利特 D.彼特拉克
9、下表所示内容是三部文献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记载。此反映的是
《梨俱吠陀》 | 祭司 | 武士 | 农民 | 奴隶 | 贱民 |
《佛国记》 | 净行 | 王种 | 商贾 | 农人 | 恶人 |
《大唐西域记》 | 祭司 |
A.种姓制度
B.中央集权制
C.西欧等级制
D.君主立宪制
10、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斐然。下面哪幅图不能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 )
A.
B.
C.
D.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
B.交战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交战双方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制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1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工厂制的形成
B.庄园经济和工厂制的形成
C.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形成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形成
1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彻底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体系。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获得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印度独立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独立
14、“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南斯拉夫某城这一块碑文记述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15、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6、“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对发表于1848年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7、西欧中世纪庄园土地中的“直领地”属于( )
A. 领主 B. 佃户 C. 教会 D. 农奴
18、假如你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是( )
A.
B.
C.
D.
19、大众教育开始兴起是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它最早开始于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20、科技发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史蒂芬孙——电灯
B. 瓦特一一火车
C. 爱迪生一一汽车
D. 莱特兄弟——飞机
21、______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民众攻占了______。
22、公元前31年,______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81年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在他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23、_______时期颁布的______________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为欧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4、为人熟知的________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5、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经过10年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国王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位国王是 ___
26、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是——
27、按要求写出下列历史事件:
(1)西欧中世纪,________是乡村典型的组织形式,领主和佃户的关系是一种封建性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______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
28、一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秩序是_________。
29、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________制度。
30、填空
(1)______年,斯蒂芬森设计成功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国家。
(3)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________理论。
31、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上述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拿破仑?
32、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请回答:
(1)文字是文明传承的一种载体。请问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叫什么?
(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实施大化改新,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发展进程。请概述“大化改新”的政治举措,说明革新对日本社会的具体影响。
(3)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请各举一例具体史实进行说明。
(4)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让我们应不接暇。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33、世界历史波澜壮阔,追踪大国兴衰的轨迹,有助于认识大国的发展规律 。以美国为例进行探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被发现】
(1)是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争独立】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哪次战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求统一】
(3)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的总统是谁?他颁布了什么重要的文献?
【比贡献】
(4)两位总统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有启示】
(5)美国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要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美]戴维·辛克莱《镜厅:巴黎和会内幕》
材料三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四 漫画《剪刀差》(下图,一边是农民,一边是机器和炮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材料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摘编自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的根本目的和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为什么没有保证世界的和平?
(3)材料三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什么政策?它的实质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特点。
(5)综上所述,谈谈从俄罗斯的历史变迁中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