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相传创作它的是一位盲人。他是( )
A.
B.
C.
D.
2、下图反映的事件( )
A.成为抗日战争的起点
B.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
C.表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推动抗战转入反攻
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到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请问这个代表最有可能是哪个国家的(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中国
4、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十六世纪初创作了《西斯廷圣母》(下图),画中的圣母中一扫中世纪以来的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的形象,将圣母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充满母性的意大利平民妇女。画家通过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平民主义
B.人文主义
C.天赋人权
D.理性主义
5、《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创作的背景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一国际
6、2021年5月,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其中一处用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名字命名。宋应星的主要贡献是
A.开创中医临床理论
B.写作《农政全书》
C.推进圆周率精确度
D.编写《天工开物》
7、“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举措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有( )
A.造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B.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C.加强了宋代的边防力量
D.有利于缓和民族关系
8、入冬之后,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这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碳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开始于
A. B.
C. D.
9、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有着完整的体系
B.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C.罗马法只适用于古罗马
D.罗马法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0、《科学简史》记载:“1859年11月24日清晨,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书中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马克思主义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三权分立学说
11、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在下列哪项科学成就中得到了解答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学原理
12、古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突出,源远流长,以下关于它们的成就论述正确的是( )
A.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B.罗马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代表是帕特农神庙
C.德谟克利特创立了逻辑学的学科
D.罗马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屋大维命人以其为蓝本编制“儒略历”
13、大学最早兴起于
A.奴隶社会时期的古代埃及
B.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西欧
C.中世纪的西欧
D.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的西欧
14、“以农为本”是历代王朝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西晋时期作《钱神论》奉钱为神物,体现重视商品经济发展
B.三国时期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并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C.南朝时期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D.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总结了历朝代农业生产的经验
15、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6、15世纪下半叶,不少意大利学者赴西欧各国讲学,传授拉丁文和古典文化,介绍人文主义;同时欧洲各地文人学者亦纷纷前往意大利拜师求学,归国后广泛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这表明( )
A.意大利是文明发源地
B.理性主义传播到世界
C.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D.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
17、如图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 )
A.建筑风格迥异
B.法老的无限权力
C.民主法治传统
D.科技文化成就高
18、《图说天下》这本书这样评论: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上述内容评论的是
A.光荣革命
B.文艺复兴
C.基督教的传播
D.大学的兴起
19、“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帝国的诸多学者,带着大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意大利避难。”材料表明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最早兴起
B. 意大利人对财富的追求和渴望
C. 资产阶级的努力和推动
D. 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8世纪后期以来,英国那些拥有熟练技术的手工织工和纺纱工地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熟练工被童工所取代。这表明当时英国( )
A.职业教育水平提高
B.经济发展陷入衰退
C.技术出现飞跃进步
D.工厂规模不断缩小
21、公元前27年,___________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22、庄园法庭的惩罚手段: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_______,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没有经过领主允许而无故缺席,也会被罚款
23、( )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4、下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C、的所示的战役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5、基督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 ________________。
26、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是1775年________;1787年美国宪法实行立法权、________、司法权三权分立。
27、勿忘揪心一刻
1914年的“________”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________”,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8、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___________、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29、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__》,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0、古代埃及用来记载历史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找出与材料一、二图示所反映的变化对应的相关因素。
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A.内燃机 B.蒸汽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对人类生活,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大力开发哪些能源?(至少写出两项)
32、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早期建立的封建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皈依了哪一宗教?
(2)11世纪,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在这一制度下,封臣有哪些义务?(写出一点)封君对封臣有哪些义务?(写出两点)
(3)800年前后,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什么?他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么?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34、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注:一:西北:清朝前期,康熙皇帝和乾隆帝分别平定了蒙古贵族准噶尔部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还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二:西南: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了西藏的两位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年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三:东南:1661-1662年,郑成功帅军横渡台湾海峡,在赤现楼和台湾城等地击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归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四:东北:为收复被_A侵占的失地,1685-1686年,清朝在雅克萨击败入侵者,其后签署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注释,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答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注解四的“A”处代表的是哪一国家?
(3)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概括以上图片和文字注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