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襄阳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建立物质宏观性质与微观构成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蒸发——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和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了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

D.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碱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OH-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mL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5%

C.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3、下图是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甲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生成丙、丁的质量比是22:9

4、氙气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填充光电管、闪光灯和氙气高压灯。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氙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氙的中子数为 54

C.氙的元素符号为Xe

D.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1.3

5、在Cu(NO3)2、Al(NO3)3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

A.Fe

B.Fe 、Cu

C.Fe、Cu、Ag

D.Fe、Cu、Ag、Al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鉴别MnO2和碳粉:观察颜色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检验集气瓶中O2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7、2023年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夜晚发现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

D.火灾逃生时乘坐电梯

8、初中多个化学实验用到了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9、实验室常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铝锂合金、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比合金更广泛

C.钛合金的硬度比纯钛更大

D.超高强度钢属于一种铁合金

11、“钠冷快中子反应堆”的建设有助于缓解铀短缺。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带11个单位正电荷

B.钠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1个钠原子的质量为

D.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8

12、医疗上,用C-14呼气试验取代胃镜,可以无痛、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已知C-14原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4

B.6

C.8

D.12

13、杭州亚运是“绿色亚运”。下列措施中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

①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燃油车的使用;②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的塑料餐具和筷子;④垃圾分类回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通过简单的家庭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实验,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地倒入试管中,能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复原的一组物质是

   

A.蔗糖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量取液体

16、下列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紫色石蕊溶液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

17、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C.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1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给液体加热

C.过滤

D.读取液体体积

1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艾草中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C.黄酮素的一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1、如图“北斗七星”代表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已知A、C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D可作食品干燥剂,F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气体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可以燃烧

B.物质D可以和物质F反应生成物质E

C.若通过物质F和物质E反应生成物质G,则物质G为碳酸

D.物质A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之一

2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3、下列对化学符号的宏观或微观意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A.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B.N2中的“2”表示氮气中含有2个氮原子

C.H2O既可以表示一个水分子,也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

D.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24、下列处理事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管道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房屋失火,可使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干冰等),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5、某元素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则R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为

A.RO

B.RO3

C.RO2

D.R2O3

26、如图为模拟工业炼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B.硬质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C.用燃着的酒精灯可防止CO污染空气

D.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后再通CO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不锈钢属于___(纯净物混合物”);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直接接触,铁锈的化学式___

28、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________

29、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恿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中国政府决定自20181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无用“并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__________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人体中毒。

3)煤燃烧时排放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4)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打开易拉罐拉环有大量的气泡冒出的原因是____

31、(6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

(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6)2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C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23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41

3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3个钾原子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

+3价的铁元素__________

⑤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__________

⑥氢氧化镁__________

34、2020年百年难遇的新冠病海疫情爆发,各种防疫物品如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的化学式为 _____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

(3)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使人中毒,严禁混合运用。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X的化学式为 _____

(4)“勤洗手、戴口罩“,佩戴口服隔离病毒成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_____操作。

35、请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 ,其中 Cl 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6、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初中化学涉及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请任写一个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

(2)向装有某无色溶液A的试管中加入固体B后,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请写出符合该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清洁燃料甲烷或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端。(选填“a”或“b”)

38、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在加试剂之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端(填“a”“b”)。

4)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若发现导气管口刚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刻开始收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

5)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6)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2018年12月,第24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讨论的核心物质就是CO2。CO2的浓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CO2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碳循环如图所示:

如何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议题。

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

地质封存: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该方法最大的风险是CO2泄漏,局部CO2浓度快速上升,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等。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尿素[CO(NH2)2]、甲醇(CH3OH)等资源。2017年8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镍与有机物组成的混合催化剂,利用太阳光能,将水中溶解的CO2转化成CO和O2

在二氧化碳的处理过程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球碳循环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是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化石燃料中含有_______元素。

(3)上述综合利用CO2得到的产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4)写出上述将CO2转化成CO和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

B.CO2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生活有害无利

C.海洋封存CO2会引起海水酸化,发生了反应CO2+H2O H2CO3

D.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MgO+CO2 MgCO3

40、实验室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如果用内焰加热,试管外壁会附着一层黑色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是炭黑,而用外焰加热时,却看不到这种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