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O4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B.从海水中获得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40℃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Na2SO4>NaCl
2、氧气常用于急救病人。把氧气压缩到蓝色的钢瓶里,发生改变的是
A.氧分子之间的距离
B.氧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氧气的熔点和沸点
D.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假如整个过程,右侧海水没有晶体析出。那么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减少
4、物质的分离、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呼出 CO2与空气中 CO2 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
B |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C |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足量生石灰 |
D | 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 |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CO与CO2中碳元素质量比为7:11
B.NO、NO2、N2O3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二氧化氮
C.含氨质量分数为16.8%的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是纯净物
D.160g的Fe2O3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
6、学校禁止吸烟,是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有害学生的健康,其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力很强的有毒气体,它是
A.CO
B.CO2
C.Na
D.H2O
7、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
B.读
C.拿
D.滴
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0、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不正确的是
A.空气组成模型
B.原子、离子转化模型
C.化学反应关系模型
D.自来水厂净水模型
11、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立即读数
B.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装置气密性不好可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红磷用量越多,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越大
12、使用灭火器时,先要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提把,另一只手握紧喷管,迅速前往着火点1.5米左右距离,用力按下压把开关,由远及近向前推进将火扑灭。喷射时灭火剂对准的位置是
A.火源上部
B.火源中部
C.火源根部
D.火源四周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分别向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划痕
B.将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以下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 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B | 湿衣服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C | 打开香水,闻到香味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A.A
B.B
C.C
D.D
16、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后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1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变化观:HgO受热分解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原子中都有质子和中子
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19、2023年夏天,临沂市“水韵琅琊”旅游项目——水上巴士夜游沂河,一票难求。沂河是临沂人民的“母亲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沂河水中,只含有氢元素与氧元素
B.为防治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加入明矾,可吸附除去沂河水中的钙、镁离子
D.可以用加肥皂水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软水
20、化学是实用科学,不但用于生产物质,还可以在关键时候救灾、救命,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紧闭所有门窗
B.晚上厨房煤气管道漏气,应该立即开灯寻找漏气点
C.考古人员进入未开启过的墓穴之前,先做灯火试验或风扇吹风
D.少量酒精在实验桌上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21、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
B.大量开采地下水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2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败
C.瓷器破碎
D.酒精挥发
2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胶头滴管取液体
B.氧气的验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液体物质
2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稀有气体可以作保护气,所以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25、如图所示,将液体A注入装有固体B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水和硝酸铵
B.水和氢氧化钠
C.水和氧化钙
D.稀盐酸和镁
26、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27、化学用语填空
(1)钙离子_______ 。
(2)氧原子_______ 。
(3)氢氧根离子_______ 。
(4)臭氧_______ 。
(5)硫化氢_______ 。
2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将合适的答案填写在下列概念图相应的空格内,举例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汞原子__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
30、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她主持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1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写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5)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2、氢氧化钠固体吸收____而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在生活中氧化钙常用做食品干燥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
33、在化学上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能做高能燃料是因为_____.
(2)水和双氧水组成相同但性质相差较大的原因是_____.
(3)Na 和 Na+统称为钠元素的原因为_____.
3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
(2)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将40℃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g。
35、(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代号填空。
A 汽油 B 石墨 C 肥皂水 D 氧气 E 铜线
①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
②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
③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
④可用于制作导线的是______;
⑤可用来制造铅笔芯的是______。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______、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主要物质是______和水。
36、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氢气;④氮气;⑤氧气;⑥食盐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____________。
(2)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_。
(4)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
(6)充入灯泡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装置图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若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及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38、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原因。
(1)氧化汞加热分解: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__________。
40、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硫化碳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