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伊犁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用电低谷时压缩空气并将其存储在地下,用电高峰时释放空气发电,可实现高效储能。压缩空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间间隔

2、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

B.矿石炼铁

C.煤矿开采

D.海水晒盐

3、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石头“变”石雕

B.高粱“变”美酒

C.羊毛“变”毛毯

D.冰川“变”河流

4、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氮气和稀有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鉴别双氧水和水

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6、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制取并收集CO2气体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

D.测溶液pH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等量样品,加热蒸干,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D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熄灭酒精灯

C.塞紧橡胶塞

D.加热固体

10、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滴取液体

D.铁丝的燃烧

12、用酒精湿巾擦拭双手时,能闻到特殊气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3、化学用语是表征化学知识的普遍语言。下列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B.

C.

D.2O

14、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植物生长

B.陶泥制坯

C.冰雪融化

D.手工编织

15、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16、检验、鉴别、除杂与分离是研究及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个数有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收集气体

D

分离MnO2和KCl

用水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烘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和使用的许多技术彰显了中华智慧。下列技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竹制作笔杆

B.   古代湿法炼铜技术

C.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选石磨光成砚

18、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水”是混合物

B.“气凝胶水”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结成“气凝胶水”后,分子停止运动

D.“气凝胶水”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1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称量固体

C.过滤

D.取少量液体

2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 烧碱

B.氧化钙    熟石灰

C.氯化钠 食盐

D.二氧化碳    干冰

21、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过度吸氧不利于健康

2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生铁比纯铁硬

D.金属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23、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24、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 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Ar

B.2Al

C.Li+

D.N

2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变化

C.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6、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

(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

(3)t1℃时,饱和的甲、乙、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

(4)t1℃时,将30g甲物质投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g,将温度升至t3℃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g

(5)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___

(6)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 溶剂的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C 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

2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______乙(填“=”).

2)若想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

3t2时,将15克甲放入装有5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A点状态中乙溶液属于_______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5)乙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的方法:________

29、朱老师用下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实验室中朱老师将收集到的a气体采取图乙所示装置暂时储存该气体,结合本实验可知a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a气体与电源的_____极相连。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0、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无色液体E在黑色固体C的作用下也可产生无色气体B.另一黑色固体F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G.试回答:

(1)写出名称 A_____ E_____ G______

(2)无色液体E在黑色固体C的作用下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3)写出黑色固体F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

 

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磷原子__________

(2)标出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3个氨分子____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__元素,易患甲状腺疾病。

32、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请用两个不同的分类标准,将氢气、氧气、铁、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某一个标准,另一种不在该标准中。

(1)所选物质_____(填写在标准内的物质),分类标准是______

(2)所选物质_____(填写在标准内物质),分类标准是______

33、2019年3月22—28日是第32届“中国水周”,我们要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4、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容易产生缺铁性贫血,可以补铁的方式很多,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可用HCl表示)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填序号);

A.铁单质

B.铁原子

C.铁元素

D.铁分子

(3)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图示回答。

1可以是_____(举一例即可)

2表示的是_____(填分子原子)。

3)构成氯化钠的阴离子是_____

36、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与活动中,

收集呼出的气体这一操作是采用了   集气法。

探究过程: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成分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瓶中  

呼出气体瓶中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将

木条插入。

空气瓶中木条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的多少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空气中的玻璃 ,哈气的玻璃片上有 生成。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填“a”或“b”)处;

(2)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______。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4)F装置中将少量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碳酸钙的U形管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确认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是否有盐酸剩余,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取样,加入少量锌粒,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取样,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样,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D.取样,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②脱脂棉燃烧是因为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O2,且该反应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

(5)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小青同学在实验室里做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来帮他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40、ABCD四种元素,ACuB组成的单质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单质。

(1)D的元素符号是____

(2)写出B形成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

(3)气体X和黑色固体Y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由以上四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可以通过如图装置进行反应。

 

XY均为氧化物,则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

XY均为单质,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