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组表示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A.Cl和Cl-
B.CO和CO2
C.H2和 O2
D.
3、“碳达峰”是2022年十大热词之一,指的是要节能减排,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下列关于金属和氧气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了黑色的固体
D.“真金不怕火炼”
5、鱼胆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水
B.纯碱溶液
C.食盐溶液
D.食醋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SO2、CO、CO2、可吸入颗粒物等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做霓虹灯
D.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7、“酸”对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稀盐酸能用于除铁锈;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③浓盐酸没有挥发性;④浓盐酸能用做干燥剂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方法 |
A | CO2(CO) | 点燃混合气体 |
E | N2(O2) | 通入灼热的铁网 |
C | CuO(C) | 在氧气流中灼烧 |
D | CaO(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A.A
B.B
C.C
D.D
9、下列对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个数有: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铁原子、氖原子分别是保持铁、氖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和
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④通过吸附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
⑦燃烧都能放热,所以放热的变化都是燃烧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0、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8g
C.阿奇霉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
D.阿奇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固体
C.过滤泥水
D.熄灭酒精灯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 B.取用固体 | C.滴加液体 | D.过滤 |
A.A
B.B
C.C
D.D
13、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远舟同学进行如下图所示的KCl溶解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KCl的溶解度/g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A.烧杯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
B.烧杯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溶液中溶质质量:①<②=③
D.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①<②=③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有划痕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15、某气体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为检验该气体的组成并用该气体测量某质量为m的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已略去,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实验药品均足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装置导管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e→f→c→d→b
B.若反应结束后称量,Ⅲ增重,Ⅳ装置增重
,当
时,则通入气体中
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
C.若反应结束后称量,Ⅲ增重,Ⅳ质量不变,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
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6、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D.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17、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2H2O2=2KOH+X+O2↑,则X的化学式为
A.H2O2
B.H2O
C.2H2
D.H2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 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19、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球面射电板是用铝合金板制作的。如图为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20、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镁在空气中加热
C.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21、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层薄膜;②鸡蛋壳浸到食醋中变软;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潮湿;④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红。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22、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锰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
B.锰的核外电子数为25
C.锰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元素质子数为54.94
2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所有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过滤混合物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溶液
25、试管内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且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不变
B.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D.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硝酸铵固体,实验现象一样
26、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可忽略不计。人在呼吸过程中,通常是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检验人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锥形瓶I、Ⅱ中加入的试剂为
A.瓶I水,瓶Ⅱ氢氧化钠溶液
B.瓶I 氢氧化钠溶液,瓶Ⅱ澄清石灰水
C.瓶I水,瓶Ⅱ澄清石灰水
D.瓶I澄清石灰水,瓶Ⅱ氢氧化钠溶液
27、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 ,为预防患侏儒症,需要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元素。
②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③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_______。
⑤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主要利用氮气和氧气的_____不同。
28、根据图中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1)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
(2)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在甲图中可选择______(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______(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0、请你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
(2)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在0℃﹣30℃之间,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3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试计算:
(1)碳酸钙(CaCO3)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2)碳酸钙(CaCO3)分子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2、按要求写出方程式,注明(1)反应类型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探究水的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与四氧化二氮作反应,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2)用在电工的测电笔中氖气的化学式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
34、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
(4)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6)同学们根据上述探究进行思考,我们学习过的能够还原氧化铜的物质除了一氧化碳还有氢气,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很多共同性质,你能写出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方法吗?______。
35、下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1)40℃时,将40.6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3)NaCl和NH4Cl溶解相等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
36、烟花爆竹中含有一种成分硫。硫燃烧时会产生一种刺鼻的气体。
(1)请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硫燃烧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7、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若用装置F收集O2,则氧气从_____端通入(填接口序号);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
(6)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的收集装置是_____。
38、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品红分子在水中的运动速率与_______的关系。
(2)乙实验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3)从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4)丁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9、(8分)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其余杂质不溶于水,亦不参加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称石灰石样品二份,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第一个烧杯中加入50克稀盐酸,第二个烧杯中放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称量残留物质量,有关数据如下表。求:(1)二个烧杯中CO2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各物质的质量 | 第一个烧杯 | 第二个烧杯 |
样品质量 | 16g | 16 g |
稀盐酸质量 | 50g | 100g |
烧杯残留物质量 | 61.6 g | 109.4g |
产生的CO2质量 |
|
|
40、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造出“后母戊鼎”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Cu2(OH)2CO32CuO+H2O+CO2↑;②C+2CuO
2Cu+CO2↑.
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湿法炼铜的应用,当时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①属于________ 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置换”).
(2)青铜属于________ (填“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写出湿法炼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