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月21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开幕式上使用了“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下列关于甲醇(化学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B.甲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
D.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投身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垃圾分类,改善生活环境
D.深埋电池,防止土壤污染
3、下列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2O
B.H2O
C.O2-
D.2O2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 |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B | 检验硬水和软水 | 取等量样品,加热蒸干,观察现象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将气体点燃,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
D |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5、下列各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6、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性质与其用途不准确匹配的是
A.人造金刚石硬度大一一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B.干冰升华一一作制冷剂
C.碳很稳定一一古代用墨绘制字画长久不褪色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一常用作食品保护气
7、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此,整个系统55颗卫星织成一张“天网”。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是Rb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的中子数为37
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保持不变
C.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氧气、氮气
B.镁、二氧化锰、石油
C.稀有气体、冰水、果汁
D.金刚石、氯酸钾、矿泉水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1、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所整理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物质的构成
12、下列叙述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碳与氧化铜反应 C+2CuOCO2↑+2Cu 分解反应
B.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2+ MnO2+O2↑ 分解反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 3O4 化合反应
D.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化合反应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CO冶炼金属
C.用液氮冷冻麻醉
D.用铁锅炒菜
1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分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单质:铁、水、金刚石
B.氧化物:过氧化氢、氧化钙、干冰
C.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D.混合物:空气、矿泉水、石灰石
15、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双氧水制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水的电解
D.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
16、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物质及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A.H2O2H2
B.CuCu2(OH)2CO3
C.A1Al2O3
D.COH2CO3
17、MnO2中锰的化合价是
A.-4
B.-2
C.+2
D.+4
18、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张青莲
19、在催化剂作用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过程中H和N原子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质量比为3:1
D.NH3具有N2和H2的化学性质
2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
D.该反应的生成物可表示为HCl
2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硬铝、18K金
B.盐类:NaOH、NaHCO3、K2SO4
C.铵态氮肥:(NH4)2SO4、NH4NO3、CO(NH2)2
D.溶液:生理盐水、白酒、蒸馏水
22、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铜的性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①中,铜片上出现划痕
B.实验②中,铜片表面变红
C.实验③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D.实验③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
23、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收集氧气
C.氧气验满
D.硫在氧气中燃烧
2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B.金刚石、石墨和的化学性质差异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25、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山泉水中含硅酸(H2SiO3)有益健康。用“细、馨、苦”形容茶汤色、香、味,其主要是含有茶黄素(C29H24O12)等物质所致。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检验山泉水是否是硬水
B.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江水软化成软水
C.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泉水属于混合物
【2】下列有关茶黄素(C29H24O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g
B.茶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量分数最小
D.茶黄素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氯原子构成
【3】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2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炉具清洁剂可用来去除油污
B.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C.食盐水可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D.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7、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_________等化石燃料。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
(3)按要求各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
(4)某气体由CH4、C3H4、C3H6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____
A 该气体可能是CH4和C3H4 B 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3H4
C 该气体可能是CH4和C3H6 D 该气体不可能是C3H6
2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粉用于照明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现①液氮 ②铜绿 ③铜粉 ④干冰 ⑤冰水混合物 ⑥氯酸钾溶液 ⑦空气 ⑧澄清石灰水八种物质填空:
(1)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
(2)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
(3)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属于单质的是_____,
(6)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铝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
31、过氧乙酸适用于室内空气、医疗器械等的消毒,由于其稳定性较差,不易长期保存,可以采用临时配制的方法得到。配制方法如下:
A瓶中装有硫酸和冰醋酸,B瓶中装有过氧化氢。使用时将两瓶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即可得到过氧乙酸,同时生成水。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请描述其分子的构成:_____。
(2)A瓶和B瓶溶液混合得到过氧乙酸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2、秋冬季节人们比较容易患感冒,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请根据阿司匹林(C9H8O4)的化学式计算:
(1)C9H8O4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C9H8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3、许多公共场所例如学校都配有消防器材,水基型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器材。
(1)水基型灭火器顶部的接口采用的黄铜属于材料,而非纯铜制作,是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2)水基型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射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34、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由氢、碳、氧、氯、钠、锰中的1~3种元素组成。
(1)甲的固体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 。
(2)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气体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图所示,采用不同物质组合的液体丁和固体戊进行实验。
①若蜡烛的火焰熄灭,则液体丁和固体戊依次是 ;
②若蜡烛燃烧得更旺,则液体丁和固体戊混合,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物质是 。
35、科学家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氮5是由排列成V形的5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根据以上途述,请填写以下“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表中的空格:
| 氮气 | 氮5 | |
不同点 | 分子构成 | 每个N2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 | _______ |
物理性质 | 无色气体 | _______ | |
化学性质 | 稳定 | _______ | |
相同点 | _______ |
3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________。
37、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实验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这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___________(“强”或“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乙同学又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蓝色溶液。
3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 CO2 气体的性质实验:
(1)甲同学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缓缓倒入烧杯中(图 A),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收集满 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里(图 B),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将胶头滴管中澄清石灰水挤入烧瓶中(图 C),振荡,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小。
40、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最具特色的内容。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认识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规律。
(l)下面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根据示意图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精确称量发现:两个实验反应后质量均与反应前数值不相等。
①两个反应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解释甲中称取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质量不相等的原因是_____;
③请解释乙装置中气球胀大的原因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