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十堰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十里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D.1克水中约含3.34×1022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含有O5分子

C.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3、下面是某同学对主题内容进行的归纳情况,你认为其中一组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进入山洞先做“灯火实验”,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B.环保与使用:加快“煤改气”、多使用清洁能源,推行共享单车,打造绿色交通

C.微粒与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元素与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4、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生石灰——防止与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溶液——防止与反应

5、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计划的是

A.工厂废气高空排放

B.工地配套防尘措施

C.推进农村垦荒伐木

D.发展重型柴油货车

6、六氟化硫(SF6)是常见的温室气体。下列关于SF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两种元素组成

B.1个六氟化硫分子由7个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146g

D.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7、下面是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

A.用水浇灭夏季露营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8、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下列关酚酞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

B.酚酞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酚酞中碳氧元素质量比是60:7

D.酚酞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

9、2023年10月,贵阳市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下列做法与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相符的是

A.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B.露天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C.倡导用汽油车,更加方便出行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1、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放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无明显变化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

12、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这里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3、阳江的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是混合物

B.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

D.氯化钠是化合物

14、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倾倒液体

B.   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   量取液体

15、家中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16、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占78%,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21%

B.目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C.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D.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从空气中获得氮气

17、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火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开发新能源汽车

D.垃圾分类投放

18、“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铁、锌、铅都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9、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2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B.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D.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21、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涂石灰水保护树木

B.石灰石做补钙剂

C.纯碱蒸馒头

D.用亚硝酸钠炒菜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盐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现象与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现象相同

B.物质A是单质铁

C.物质A是氧化铁

D.试管②中盐酸一定过量

23、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

C.比较两种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

D.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A

B.B

C.C

D.D

24、以下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剩余固体回收的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检验气体

D.回收固体

25、下列图示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B.用硝酸钾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反应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26、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将海水转化成淡水

过滤、活性炭吸附、煮沸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D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2)实验室在配制氯化钠溶液、石灰水的过程中,用的溶剂是_______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B.用活性炭可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为防治水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28、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____烧炭____

(2)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属于____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这都属于____

29、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小明请教老师后获知:实验室中白磷保存在水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白磷着火点是40℃,从室温低于40℃时白磷也会自燃的事实可以看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是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0、在化学中有很多与数学有关的规定,请用数字填空:

1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时在没有说明用量时应该按最小量取用,其中液体 1-______ml

2 酒精灯中酒精的体积应为酒精灯容积的 1/3~_____

3 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3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下同)

A 水蒸气   B 氮气   C 氧气   D 氢气

1)灯泡中充入的物质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的是___________;(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_____;(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使其变软的是___________

32、有下列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氖气、空气 、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_

3)充入灯管做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

5)一般为白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

6)能用于区分蒸馏水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33、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氧、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是_____

2)这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

3)等质量的氧、硫这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单质中原子数目之比约为_____

34、用化学用语表示:

(1)汞:______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Ca2+中的“2”表示______

(4)2NH3中的“2”表示______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35、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

(1)氢能“黑科技”亮相北京冬奥会。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其优点是什么_______(答出一点);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冬奥会火种灯采用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是石油裂解过程中具有长链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断裂成短连分子的产物,石油裂解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冬奥会场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水制成冰时,体积变大,原因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奥运村的公共区域和房间常用84消毒液进行定期消毒,使用不当会与洁厕灵发生反应:,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

36、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_______;②2个氢原子 _______;③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2)2HCl中的“2”表示_______;Mg2+中的“2”表示______中数字“2”表示_____;H2O中数字“2”表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A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______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理由______。且可选E装置收集氧气,当收集完毕应先______,后熄灭酒精灯;适合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

(3)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在导管口套上带止水夹的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______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4)装置B可用于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实验时先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入二氧化锰;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双氧水至浸没下端管口,理由是______

(5)在常温下,用块状固体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标号),如果用F装置收集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反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4)如图是借助多功能实验装置做硫的燃烧实验。按图所示,放入试纸、装入药品,连接好实验装置(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硫粉很快熔化,接着燃烧,发出______火焰;随后通入氧气,硫粉剧烈燃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停止通氧气和加热,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挤压小气球,排出其中的尾气,同时轻轻振荡广口瓶,推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0、如图是初中化学课本中的两个演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

(2)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热水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要使其燃烧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