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新北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对化学方程式的含有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2mol氢气和1mol氧气生成2mol水

2、P、Q、R、S是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小珠同学对这四种气体按如图步骤进行鉴别,图中S代表的气体是

A.氢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原子核

D.相对原子质量

4、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观察法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

C

类比法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多

D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A.A

B.B

C.C

D.D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稀有气体、氯酸钾、铜

B.生铁、生理盐水、液氧

C.臭氧、氯化氢、钢

D.冰水混合物、白醋、氮气

6、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具有稳定性,可作保护气

B.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气割、气焊

C.木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制作闪光弹

7、形成化学观念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下列对不同化学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结构观: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守恒观:氢气与氧气反应,一定生成

C.变化观:花香四溢、风吹草动都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能量观: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能被人类合理利用

8、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验满

C.     加入液体药品

D.     收集气体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可用于制作化肥

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越好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气割、气焊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1、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氯化钠

B.面粉

C.泥沙

D.冰块

12、锰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以下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2的是

A.MnCl2

B.MnO2

C.KMnO4

D.K2MnO4

1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某同学建构了如图所示的物质关系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NH3·H2O属于碱

C.纯碱属于碱,但不显碱性

D.所有阴影部分的总和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纯净物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氧气的验满

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较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

现象

a处的火柴梗最先变黑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在空气中继续燃烧

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

结论

内焰温度最高

氧气已集满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燃烧需要可燃物

A.A

B.B

C.C

D.D

15、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不断搅拌,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NaOH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质质量分数(ω)的大小关系为ω(b)>ω(a)=ω(c)>ω(d)

16、焦作熟地黄的制作有以下工序,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洗净生地黄

B.蒸至内外黑润

C.晒至八成干

D.切片干燥

17、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B.10℃时,分别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C.将24℃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水分没有损失)

D.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6∶100

18、成都作为大熊猫的故乡、西部芯谷、智造之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新-线城市。为实现成都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加快建设高楼,提升人口容纳

B.实施光彩工程,打造不夜成都

C.倡导垃圾分类,实现废物利用

D.大力开采资源,促进经济腾飞

1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0、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 和H2O2 的分子相同

21、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C.做铁丝燃烧实验:先打磨铁丝,后盘成螺旋状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气管

22、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不慎打翻燃者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B.被金属污染的食品,加工成牲的饲料

C.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生活更方便卫生

D.常用钢丝球洗铝制品,使其光洁更耐用

23、中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连花清瘟中甘草的有效成分有甘草酮(C22H22O6)。下列对甘草酮描述正确的是(       

A.甘草酮由2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甘草酮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甘草酮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6

D.甘草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4、“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蚕丝织布

B.使用火药

C.炼制丹药

D.冶炼金属

25、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中最早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6H7O5)的方法,并将其用其治疗流感。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7:5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6、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_(填符号);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2)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排放烟尘   ③积极植林种草   ④减少煤的使用

28、(7分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钡的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试剂A的化学式为   ,操作1、操作2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实验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3写出纳米碳酸钡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流程操作2得到的滤液中含有KCl,其用途是  

 

29、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氢气  C武德合金  D酒精E青铜  F活性炭  G氖气  H金刚石

1)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___

2)理想绿色能源是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4)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_

5)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________

6)既可作燃料又可用于消毒是________

30、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②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

③4个铵根离子______

④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中“2+”表示______

中“2”表示______

31、下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都能用来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生成的X能够继续燃烧,它燃烧时发出的火焰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反应④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的四个化学反应可以得知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请把操作方法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A、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加适量稀盐酸、过滤;C、加适量水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①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硝酸钾_________

②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________

③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______

3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装置是___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选B而选C作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小明在课外书上查阅到以下一些资料:“……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来制取。……”请帮他解决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选_________收集氨气可以选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息息相关。

(1)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金刚石 B.二氧化碳 C.石墨 D.氮气

①可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②用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_

④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____

(2)一般物质在燃烧时需要消耗氧气,但是金属镁不只在空气中能燃烧,镁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请写岀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写出符合“低碳”生活的措施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35、下图是芬兰一小学生拍摄的获奖图片(名称是孤独的北极熊和它的最后一块冰):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360se6/User%20Data/temp/ap_20080116084157425.jpg

该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要减缓该环境问题你的一条建议是:__________。

 

36、某同学绘制了碳元素的化合价——类别二维图,如图所示。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______

2)化合价——类别二维图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用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转化类型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用途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______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______

制碳酸饮料

320198月,化学家首次成功合成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纯碳环(单质),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42017年化学家合成出由碳原子构成的新物质T-碳。T-碳是一种蓬松的碳材料,内部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密度非常小(约为石墨的,金刚石的),具有很高的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T-碳和石墨均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相同体积的T-碳、石墨、金刚石,质量最轻的是石墨

CT-碳内部的可利用空间为其作为储能材料提供可能

DT-碳、石墨、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若观察到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挥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

(3)G装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3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I.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

II.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①为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Y中的溶液是______,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4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可燃物是否充分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填写一个即可)并举一例加以证明。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产生沉淀,对其加热,产生黑色固体,请推断黑固体是什么物质?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物质消失,溶液变为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

 

40、已知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计算:

(1)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158gNH4HCO3中含氮多少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