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2、下列离子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Cl-、
B.K+、Na+、、OH-
C.Cu2+、、
、Na+
D.Zn2+、Fe3+、、
3、元素E在化合物中只显一种价态,已知它的氯化物为ECl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A.EO3
B.E(NO3)2
C.E3(SO4)2
D.E(OH)3
4、如图是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B.甲物质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的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27∶44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铜绿受热易分解,其受热分解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CuCl2
B.CuO
C.CO
D.H2O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 取固体药品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
7、依据实验室模拟炼铁的部分装置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B.该实验不会引起人中毒
C.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图中“炼”出的铁是纯净物,工业炼出的生铁是混合物
8、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全部正确的是
A.物质构成 | B.实验操作 |
①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②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灯 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
C.化学史 | D.鉴别方法 |
①道尔顿发现了分子学说 ②拉瓦锡测定了水的组成 | ①鉴别O2和CO2用燃着的小木条 ②鉴别水和双氧水用硫酸铜溶液 |
A.A
B.B
C.C
D.D
9、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施了人工造雪。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再用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就形成了晶莹剔透的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后,其中的水分子由运动变静止
B.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时,水分子也跟着分解了
C.由水制成晶莹剔透的雪花,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D.人造雪花与普通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微粒间有间隔,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B |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11、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扫地
B.煮饭
C.钉钮扣
D.晒被子
12、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上火把进入山洞进行科学探究
B.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燃气热水器最好安装在浴室
D.煤气泄漏应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13、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
|
A.向两份足量且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 | B.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制生石灰 |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热液体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含碳物质的转化模型
C.空气组成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1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石墨、氨气、石灰石
B.金刚石、干冰、生理盐水
C.液氮、氯酸钾、蔗糖水
D.水银、双氧水、冰水混合物
17、如图表示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转化一定是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一定是C和氧气的反应
C.反应③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D.反应④物质X一定是H2CO3
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9、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B.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D.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20、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丙物质常温下为气体
D.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21、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瓷器
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
D.纺纱织布
22、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5
23、天青色汝瓷以玛瑙为釉,简洁静雅、温润如玉。下列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制泥
B.拉坯
C.上釉
D.烧制
2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
25、物质世界五彩缤纷。下列呈黄色的是
A.硫粉
B.氮气
C.大理石
D.双氧水
26、某品牌“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氯化钠、炭粉,该产品使用时能快速发热。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铁粉发生还原反应
B.有固体颜色逐渐变红
C.氯化钠能促进铁的锈蚀
D.粉末状产品有利于发热
27、如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
(2)将t2℃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____,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4)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8、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下图所示实验都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一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二是因为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需要与氧气接触;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
29、(6分)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相对稳定的,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 %,氧气约占空气的21%,稀有气体占空气的 %,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填气体名称)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一种成分?,(用化学式填空)
(1)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3)薯片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4)豆科植物通过根部的根瘤菌可自己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
3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此方法制备并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小明同学用F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 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 .
②G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若两支蜡烛几乎同时熄灭,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31、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电源的B端是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C,D两支试管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2、活性炭能除去家装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33、小江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8L氧气。问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空气的质量是_________?(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
3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箱除味剂常用活性炭,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性。
(2)碳单质可以用于冶金工业,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性。
(3)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性。
35、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氨气)与B反应生成C(一氧化氮)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所下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6、(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
①活性炭 ②熟石灰 ③氮气 ④小苏打。请选择以上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Ⅰ、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Ⅱ、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Ⅲ、常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是______。
Ⅳ、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则维生素C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A12O3中A1的化合价是______。
37、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_____进行组装。制取氧气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
(2)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H2SO4)在常温下反应来来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同时还可得到硫酸亚铁(FeSO4)。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①试写出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②制取硫化氢时,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38、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
(4)实验室可以选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在装置B或C中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
(5)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的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
(6)如图G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微型”装置,采用“微型”装置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
39、近年来,西安市政府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推行天然气以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走在街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
(1)西安市推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________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在煤矿的矿井里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常称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内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 .
40、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你能举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