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白杨八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顺序分类的是

A.金刚石、水

B.石墨、氧气

C.红磷、酒精

D.生铁、石油

2、家庭生活和化学实验室都是化学实验的场所,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

B.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3、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4、下面是一些常见物质的俗称与其主要成分的对应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小苏打-—碳酸氢钠

B.熟石灰-—氧化钙

C.大理石-—碳酸钙

D.纯碱-—碳酸钠

5、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如图均为初中化学探究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量不足,最终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图乙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c>a>b

C.图丙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需达到着火点

D.图丁可通过观察纸条上酚酞溶液的变化探究分子的运动

6、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石油

C.乙醇

D.一氧化碳

7、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2CO中的“2”表示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B.Mg2中的“2”表示+2价的镁离子

C.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两个硫原子

D.中硫酸根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8、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A.Cu、Zn、FeSO4溶液

B.Cu、FeSO4溶液、ZnSO4溶液

C.Cu、Fe、ZnSO4溶液

D.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9、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验证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1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蒸馏水和食盐水

蒸干水,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B

二氧化碳和氮气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

黄铜、金

在空气中灼烧,观察是否变暗

D

软水和硬水

加入肥皂水,比较泡沫与浮渣的多少

A.A

B.B

C.C

D.D

11、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200g含氢元素10.7%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已变成纯净物,则放置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A.10g

B.178.6g

C.7.4g

D.21.4g

12、科学思维是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路与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质量守恒定律,64gCu和16gO2 充分反应可得到80gCuO

B.模型与推理:化学反应伴随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C.宏观与微观:氧气和液氧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即可

13、下列特色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丝线绣瑶锦

B.酿制糯米酒

C.编织竹制品

D.雕刻木根雕

14、运载火箭的动力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H2O↑+2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该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4:9

15、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舍勒

B. 拉瓦锡

C. 道尔顿

D. 普利斯特里

16、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可能会贫血

A.钙

B.锌

C.碘

D.铁

17、准确规范地描述实验现象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C.向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D.木炭和氧化铜粉末高温下反应,红色固体变黑色

18、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制鸭梨白酒

C.刻石雕

D.棉花纺成纱线

1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添加固体药品

D.放置胶头滴管

20、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宫”。航天员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2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鉴别CO、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23、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1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足量的Fe粉,过滤

D

银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

24、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推广露天焚烧垃圾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改进尾气处理技术

25、冬季火灾多发,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到火灾时如何逃走。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乘坐电梯下楼 ⑤跳楼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6、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C.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1)以下是四种常用的危险品标志,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     (填序号)。

 

(2)油罐车起火燃烧有三个必要条件:其中汽油为可燃物,还需要有  

(3)从灭火的原理分析,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其原理是

(4)调查表明,火灾伤人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当油罐车起火燃烧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填序号)。

A、迅速脱下衣物,扑灭大火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28、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列车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性。

(3)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

(5)请写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9、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1)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且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能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气体是______

30、请从下列的五种仪器中选择一种主要的仪器,完成下列操作。

(1)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应使用 ;(填仪器名称,下同)

(2)溶解物质或进行用量较大的液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固体的反应用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4)进行用量较小的液体与液体或固体的反应使用  

(5)给玻璃仪器加热使用  

 

31、甲、乙是常见元素的单质,AB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的反应:甲+A=B+(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为金属,且乙的硫酸盐溶液为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乙为非金属单质,B中含有+3价金属元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2、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

C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D粒子为原子,则y=______.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填序号)

3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看,表示________(写出微粒符号),物质B是由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每个水分子由________构成;

3)由上图可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发生变化,________不变。

34、下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是_____能源(填可再生不可再生"),分馏塔中利用石油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列举一种减压分馏的产品_____

2)常压分馏可以得到汽油和柴油,其中汽油属于_____ (填所属物质类别)。它们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气体有_____(填一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3)石油炼制可以使石油资源综合利用,其重要意义是(写一条)_____

35、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

 

(1)表示原子的粒子是(填序号) ;(2)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3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实验所用的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木炭燃烧时,用来夹持木炭的仪器是:_______

(3)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4)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取少量液体时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研究其性质的实验。

1)试剂a_____

2)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3)图2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8、通过近阶段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b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是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小芳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5)明明同学利用F作为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F的_________(填“c”或“d”)端通人;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的________(填“c”或“d”)端导入。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4分)氮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尿素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O(NH2)2,  请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2)张明家的水稻田需要56千克的氮,请你计算,他至少购买尿素[CO(NH2)2 ]多少千克?

 

40、氧气是人类活动必须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中常用分解物质的方法制取.

(1)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

(2)工业制氧气是_____(物理化学”)变化.

(3)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写出该仪器的一种用途_____

(4)请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