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2、图1是氧化汞(HgO)分解示意图,图2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C.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
D.氚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3、将下列混合气体点火,不可能爆炸的是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甲烷和空气
D.氮气和空气
4、我国科学家已经实现了人工合成乙酸,合成过程中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C.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5:8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6、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关于碳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A.木炭作燃料-碳有可燃性
B.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碳有还原性
C.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金刚石坚硬
D.利用石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导电性
7、大力发展新能源,助力实现碳达峰。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潮汐能
D.太阳能
8、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
的是
A.
B.
C.
D.
9、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选项 | 实践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雨水 | 净化后得到纯水 |
B | 给大棚蔬菜施加气体肥料CO2 |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 |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 SO2含量 |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
D | 用橡皮泥制作氨分子的结构模型 | 氨分子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A.A
B.B
C.C
D.D
10、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1、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中国空间站“天宫”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计划为其供能的有砷化镓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69.72g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气体中属于空气成分且能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A.水蒸气
B.氢气
C.氮气
D.氧气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氮:O5N2
B.三个钾原子:3K
C.两个氢分子:2H
D.一个钠离子:
1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主要流程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原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Cl、O
B.反应II是置换反应
C.理论上,每生成71gCl2,就需要消耗36.5gHCl
D.当参加反应的HCl和O2质量比为73∶16时,理论上可不补充CuO
15、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物质燃烧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16、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CO→CO2”的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C.“CO2→H2CO3”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
D.“CO2→CaCO3”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取用
B.滴管放置
C.氧气验满
D.气密性检查
1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
B.人工降雨
C.供给呼吸
D.作气体肥料
19、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宏观与微观:一氧化碳(CO)有毒二氧化碳(CO2)无毒,原因是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探究与创新: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再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检验。即可确定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C.结构与性质:稀有气体原子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所以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模型与推理:离子都带电,但带电的不一定是离子
20、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必须分类回收处理
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保证粮食增产
21、体育公园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橱窗
B.钢筋混凝土
C.大理石雕像
D.塑料水管
22、“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燃气泄漏后,应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扑灭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
23、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PM10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问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灯体外部材料使用了再生铝合金,并首创双层玻璃结构。设计者在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既保证了灯具的进气量,又能够让火焰的高度适中,使燃料丙烷(C3H8)充分燃烧而不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在低温、严寒、大风等环境下都不会熄灭。
【1】下列关于金属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
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人类使用金属铜晚于铝
D.铝制品表面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2】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烷不完全燃烧会污染环境
B.丙烷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
C.所有的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火种灯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25、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常见形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C6H12O6)为生物提供能量
B.H2CO3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C.岩石中的CaCO3不会被侵蚀
D.三种循环都遵循碳元素守恒
26、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D.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27、某同学配制50g15%化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需称取氧化钠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填下列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如果读数时仰视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偏大/偏小)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28、“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1)图1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图2中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下图为合成酒精(C2H5OH)的微观示意图。
①反应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②A B C 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标号)。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3个铝离子:___________;
(3)氧化铁:_____________。
30、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钢的含碳量。
(2)活性炭能作冰箱除味剂,利用了活炭_________性。
(3)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在此过程中起_________作用。
(5)在厨房中,天然气逐渐替代了煤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1、(5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1个铝离子 ,(2)3个磷原子 ,
(3)4个水分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5)5个硫酸根离子 。
3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或“B”或“C”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_________氮气;
(2)地壳中元素含量:铁_____________铝;
(3)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_________铵根离子;
(4)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_______200 mL。
33、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但钴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比较稳定。
(1)“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如图是含钴元素物质的价类图。请回答:
①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物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R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2)下列预测钴的化学性质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在O2中燃烧生成Co3O4
B.常温时钴易与H2O反应
C.Co能与稀H2SO4反应
D.除去CoCl3溶液中的杂质MgCl2,可加入钴粉除去
34、将一杯浑浊的水进行过滤,回答下列问题.
(1)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需要的另外一种玻璃仪器是 .
(2)写出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 .
(3)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 杂质.
35、能源、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日益注的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并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_____(填化学式 )作为燃料。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4)铁酸锌( ZnFe2O4 )可用于循环分解水制备氢气,反应可表示为:;
;该循环制氢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 得到两种气体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 ( 填最简整数比)。
36、图中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1)10℃时,________的溶解度较大。
(2)烧杯______(填a或b)中加入的固体为N。
(3)乙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a或b)。
(4)丙中a、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_(填“>”“<”或“=”)b。
(5)40℃时,要使M、N的饱和溶液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恒温蒸发掉水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填“M”或“N”)的饱和溶液。
3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移;按实验要求,图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小婧按如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______。
38、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①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②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实验室模拟合成氨气的流程,流程中“气体的混合”是在F装置中进行的,F装置的作用有三个:一是将_________干燥;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三是观察进气导管口逸出的气泡数,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39、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①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A中水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______.
③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_(填下面的选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
(2)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______来鉴别.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40、取用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要向着 ______ ,瓶口要 ______ 试管口,慢慢倒入试管中,倒完后要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